近年来,濮阳市地税局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黄河滩区扶贫开发帮扶工作的决策部署,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契机,站位全局、服务大局,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始终牢记帮扶、指导、协调的重任,把帮扶的村庄当作自己的家乡去爱护、去建设。自2014年与台前县清水河乡东孟楼村开展结对帮扶以来,先后投资61.3万元帮助该村发展脱贫产业、改善生活环境、丰富文化生活等,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党建工作走在前
东孟楼村是一个村级班子建设和经济发展薄弱的村子。帮扶工作开展伊始,该局主要领导与村“两委”进行座谈,深入田间地头、走村串户了解村情民意,确立了以党建引领助推产业脱贫的工作思路。该局按照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求,协助该村建立了村党支部,并完善了一系列党建工作机制。该局建立党员活动中心,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并为志愿服务队授旗,在每个“党员活动日”组织党员与该村志愿者一起开展美化家园、帮扶慰问等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扶贫开发中的战斗堡垒和先进模范作用。
产业创新谋发展
东孟楼村共有60户270名村民135亩耕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缺乏合适的脱贫项目。该局经过摸底调查,针对该村人少、地少、劳动力短缺、没有集体企业、缺乏资金和技术等实际情况,与村“两委”一道研究,确定将“豫皇”牌晚秋黄梨种植项目作为其脱贫致富的主要项目,在该村投资10万元,种植了2万余株晚秋黄梨,2014年已完成种植工作,成活率98%;积极探索、丰富产品种类,制订异形梨种植计划,组织村民考察选购异型梨模具,满足市场需求;后期又投资23万余元为梨园安装了安全监控、围栏及防鸟网,规范科学梨园管理。该局积极帮助村民拓展市场、联系销路,于2016年10月开通了黄梨电商销售平台,搭乘“互联网+”快车,提高晚秋黄梨销量,组建果农专业合作社,依托晚秋黄梨项目,预计2018年全村实现脱贫。
一户一册精扶贫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该局选派了一名综合素质高的同志担任该村驻村第一书记,吃住在村、工作在村,第一时间了解村民需求,发现并把握发展机遇,及时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单位帮村、干部帮户、一帮五年的“三帮”工作机制,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组织市地税局机关60名党员干部与该村的60户贫困户分别结成帮扶对子,明确帮户干部的责任和任务。市地税局及直属单位的巾帼志愿者还与该村贫困儿童、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在春节等传统节日,该局主要领导还对村中贫困户、军属、留守儿童和妇女进行慰问,并带去米、面、食用油、学习用具等慰问品。截至目前,该村还有6户贫困户未实现脱贫,由市地税局机关和直属单位6名党员干部对其进行结对帮扶。
完善设施美家园
东孟楼村位于黄河滩区,该村自来水管道年久老化,给村民生活用水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该局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组织专业人员对该村饮水管道进行了全面维修,投资10万元改造了饮用水管道,为村民解决了饮水难的问题。同时,根据该村基础设施薄弱、文化休闲场地匮乏的现状,该局筹措资金建立了一处健身广场,安装了路灯、监控探头,为村民提供了一个休闲、锻炼的场所,极大地改变了村容村貌。李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