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履行监督职责,敢于担当,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实行“零容忍”,建立责任倒查追究、“一案双查”等机制,对问题多发的地方和单位,严肃追究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纪检组)的监督责任,倒逼责任落实。对查处的典型问题,坚持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形成有效震慑,推动作风整体好转。2012年以来,全市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件347件,处理477人,其中党政纪处分357人、组织处理120人,通报曝光典型案件145件。
专项治理注重实效
“没想到送出去的钱还能退回来。”今年8月31日,市纪委在台前县马楼镇召开扶贫领域“三查三督四强化”活动违纪资金集中清退暨警示教育会议,现场退还村民的“跑腿费”。该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全方位强化宣传,畅通举报渠道,全员入户巡访,精准发现问题线索,实行快速受理、快速查处、快速反馈、快速曝光的“四快”机制。市、县两级62个督查巡访组共走访贫困户600多户,发现即知即改问题95条;全市共查处扶贫领域违规违纪问题34件,党政纪处分44人。
为切实解决干部作风突出问题,进一步优化干部作风和经济发展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市纪委开展一系列的专项治理活动,督促职能部门履职尽责,提升服务质量和工作效能,改进工作作风。
开展懒政怠政为官不为问题专项治理活动,剑指党员干部“不敢为”“不会为”“不想为”等突出问题,严肃查处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问题,不定期开展机关工作纪律明察暗访,问责追究违规违纪人员381人。
开展违规收送红包礼金问题专项治理“回头看”。治理内容为党的十八大以来领导干部违规收送红包、礼金、购物卡及其他有价证券等情况。
开展涉农及民生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坚决纠正涉及民生的政府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中的突出问题。开展保障性住房领域违规问题专项治理,为政府挽回经济损失6000多万元;全市查处教育乱收费案件50多起,责任追究74人,切实维护了群众利益。
严明纪律树立导向
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要求,严肃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欺瞒组织、对抗审查等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开展“严守纪律、严明规矩”专项治理,着力查处和纠正违反党纪党规、党内生活弱化、组织纪律松弛等七类违纪行为。把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和组织纪律执行情况作为巡察的重要内容,突出发现问题,督促整改落实,旗帜鲜明讲政治、从严从紧抓纪律的局面正在形成。
换届风气好坏,关系到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能否落实,关系到政治生态的优劣,更直接关系换届工作的成败。市纪委按照党中央和省委要求,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党的十九大代表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推荐选举工作,严格落实中央关于“纪检监察机关意见必听、线索具体的信访举报必查”要求,把好政治关、廉洁关,发现干部有问题要及时报告,瞒报的要严肃问责,对政治上有问题的一票否决,把确保选对人、用好人的政治责任担当起来。
加强对县(区)人大、政府、政协换届风气的监督,重申和严明换届纪律,组织巡回督查、集中检查、重点抽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严肃查处拉票贿选、说情打招呼、买官卖官、官商勾结、干扰换届、破坏选举等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加强对选人用人全过程的监督,认真排查梳理领导干部问题线索,严格把好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关,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为换届提供组织、干部保障,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
5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推进,每年都有新招数,不断释放新信号,抓铁有痕,踏石留印,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龙都大地落地生根,让人民群众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将继续按照抓常、抓细、抓长的要求,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以严格的尺度来衡量,以坚定的决心来纠正,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确保作风建设力度不减、温度不降,在全社会形成清正严明的政治生态。
濮纪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