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今年,郑济高铁开工建设的消息让我市群众欢欣鼓舞,而濮阳东和南乐两个高铁站点,无疑将成为镶嵌在龙都大地的两颗明珠。2020年郑济高铁建成投用后,我市将迈入高铁时代,群众出行将更加方便、快捷。
除此之外,濮阳至安阳、濮阳至菏泽城际铁路,已初步纳入中原城市群城际铁路网中长期发展规划;濮阳至信阳潢川铁路项目,也已初步纳入国家、省“十三五”规划,有望成为我市继京九铁路之后的又一条南北铁路动脉。随着商检、海关的逐步设立投用,濮阳“无水港”将建成,濮阳成为中原经济区连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以及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桥头堡的目标指日可待。
十八大以来,我市高速公路建设驶入“快车道”。大广高速濮阳段、濮范高速、南林高速、德商高速濮阳段等相继建成通车,2015年年底,濮范高速李马桥收费站至德商高速入口、南林高速豫鲁省界至南乐段相继建成通车,标志着豫鲁两省两条重要的横向大通道,全部实现无缝对接,我市的高速公路网已形成了两纵两横“井”字形框架。至此,我市境内的高速公路总里程达196.12公里,是“十一五”末87公里的2.27倍。
目前,范台梁高速路基、桥梁、涵洞正在加快建设。濮阳至阳新高速濮阳段、濮阳至卫辉高速濮阳段两个项目,正加速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其中,濮阳至卫辉高速公路濮阳段,已于今年夏天获省发改委批准立项。这一高速公路项目的实施,对于优化豫北高速路网结构、构筑濮阳绕城高速环线具有重要意义。
2012年以前,濮阳境内的一级公路为零,仅用5年时间,我市建成的一级公路总里程已达286公里,占全市干线公路总里程的45%以上,占全省所有一级公路的十分之一还多。在积极争取一级公路建设的同时,我市还把县道升省道、省道升国道列为重点建设计划,全面打造濮阳境内四通八达的路网体系。S101、G106、G341、S214、S215,以及濮清、濮渠快速通道升级改造项目等,无一不凝聚着濮阳公路人的心血和汗水。今年,G106市城区段改建工程、S215金堤河桥至渠村段改建工程等,又被列入省市重点项目,目前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孙口、白堽、杨集三座黄河大桥等项目,正按时间节点稳步推进前期工作,有望今年年底前开工建设。我市今年还计划改建农村公路220公里,黄河滩区通道等道路也将于年底建成通车,农村公路由“通达”变“通畅”。
水利是经济发展的命脉。我市虽然地跨黄河、海河两大流域,全市有大小河流97条,但水资源却极度贫乏。尤其是金堤以北的海河流域,因无客水来源,农业灌溉只能依靠地下水。此外,由于地下水超量开采,金堤以北的地区已形成河南省面积最大的地下水下降漏斗区,水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今年10月,备受关注的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全线通水之后,所有这一切在我市将成为历史。总投资达42.4亿元的“小南水北调”水利工程,年设计引水量7.4亿立方米,其中河北省引水量6.2亿立方米、我市引水量1.2亿立方米。工程输水线路全长482公里,其中河北段398公里、濮阳段84公里。受益区为我市和河北省邯郸、邢台、衡水、沧州、保定五市,在465万亩总受益耕地面积中,仅我市就占了193万亩。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的建设初衷是缓解河北用水之困,但今年4月横空出世的国家雄安新区战略,则为这项工程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
2015年12月,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濮阳段开工以来,我市多次召开引黄入冀补淀工程专题会,推进工程征迁及建设进程。
市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指挥部组织协调移民征迁和环境协调工作,工程沿线的濮阳县、开发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清丰县及沿线15个乡(镇、办)也成立了指挥部,具体负责征地拆迁和群众工作。号称“天下第一难”的征地拆迁工作,历来是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绕不开的麻烦事儿。而在濮阳段推进过程中,上百座村庄4.1万余名群众面临征地拆迁,却鲜有不和谐声音传出。从渠首引黄闸、永久性沉沙池,到穿金堤河倒虹吸工程、主渠道建设,都凝聚了濮阳人太多的心血和汗水,而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对濮阳所带来的回报也将异常丰厚。这条清渠不仅可以满足我市产业补水、生态补水和农业灌溉之需,而且这条“纽带”将濮阳和雄安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对濮阳未来城市的提升,濮阳与雄安之间的经济联系、人文联系、产业联系,以及旅游、文化等多方面的有机互动均会带来难以估量的价值。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城市化进程和招商引资必不可少的物质保证。”濮阳人深谙此理。近年来,我市不遗余力地推进各类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项目建设保驾护航、鸣锣开道。
石化路、长庆路、开州路、任丘路……多条城市“断头路”被一一打通;马颊河、濮水河、金堤河……多条河道经过强化治理而面貌一新;由一库两湖组成的引黄灌溉调蓄水库工程,自2014年10月正式蓄水后,东湖、西湖已成为中心城区的两大亮点。同时,我市在能源保障体系、生态保障体系、信息传输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垃圾污水处理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不遗余力、多点开花。文96地下储气库建成投用、中原油田至开封输气管道投入运行、龙丰2×60万千瓦机组加快建设、晶科光伏等5个项目并网发电,使濮阳的“家底”更加殷实。
推动产业转型 奋力打造千亿产业集群
产业发展决定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底色。依托自身优势,找准发展路径,多措并举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是濮阳经济赶超发展的关键所在。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我市坚持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扩投资、稳增长、调结构、保态势、惠民生”的重要抓手,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抓发展的牛鼻子,全市上下对重点项目建设给予高度重视。从市领导分包、到责任单位负责全面推进实施、再到乡(镇)负责人保障外部环境,我市在重点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了市、县、乡三级领导推进体系,上下联动、凝聚合力,抓招商、强推进、保要素、优环境,全面加快了重点项目建设步伐。
濮阳市因油而建,因油而兴。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市已初步建立了以石油化工为主导、门类相对齐全的工业体系。随着中原油田油、气储量产量的逐年下降,加上地方企业规模较小、新兴产业少,继续依赖资源消耗与低成本要素投入、投资拉动与产能扩张,已不能适应濮阳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的要求。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成为我市实现赶超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唯一路径。
石油和化工产业是濮阳的支柱产业。2016年,全市石化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达247家,主营业务收入占河南省的五分之一,但存在布局不合理,高端、精细化工产业规模小等问题。为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实现集聚发展,市委、市政府站位全局、着眼长远,以一体化、高端化、循环化、绿色化为目标,整合市城区东部3个省级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60平方公里的新型化工基地,促进濮阳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得到了省政府支持和行业认可。丰利石化原油进口使用资质通过国家专家组核查评估,昊华骏化100万吨醋酸制乙醇项目开工建设,中国机械工业集团聚碳酸酯项目签约入园,国家石油化工应急救援(濮阳)中心获批。目前,我市化工产业集群已突破千亿级。
我市60平方公里新型化工基地建设已列入《中原经济区规划》《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河南省“十三五”规划纲要》等国家、省重大规划。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正加快实施,一批产业项目正加快布局,很多企业正在向化工新材料、专业化学品方向迈进。
近几年,我市八大产业集聚区逐步形成了各自的产业特色,成为濮阳经济增长的重要板块。国家级濮阳高新技术开发区在巩固原有中原乙烯、中原大化等传统石化企业的同时,大力培育惠成电子、迈奇科技等新兴产业,成绩喜人;清丰县利用自身家具产业积累的技术和人才基础,采取优惠政策,大力承接北京及河北等家居产业搬迁转移,形成了河北香河家具产业“集群转移”来清丰的良好局面。河北省家居木业商会江西商会会长张家宝说:“吸引我们的不光是濮阳市政府的招商态度,更是清丰县产业集聚区为我们提供的全面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以及濮阳在中原地区不断加强的区域优势。”
此外,南乐的生物基产业、范县的富士康电子、濮阳县的电光源产业、台前的羽绒加工、华龙区的装备制造、工业园区的天能循环经济产业等都成为各自的支柱产业和利税大户。
8月28日至29日,我市迎来了一次盛会。第十二届豫商大会的成功举办,又让我市的招商引资收获累累硕果,这次大会共成功签约135个项目,涉及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加工、新能源新材料、商贸物流等领域。
项目是第一推动力。抓好项目建设,加快发展才有支撑,增强后劲才有基础,后发赶超才有希望。我市按照“对上可申报,对外可招商、对内可实施”的标准,每年利用第三季度进行项目集中谋划活动,5年来,累计谋划包装项目2516个,概算投资13888亿元,确保市级储备项目动态保持在1200个以上,夯实了项目建设基础。在科学谋划项目的基础上,我市积极向省汇报对接,省定重点项目争取工作一年一个台阶。2013年,我市98个项目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16.4亿元;2014年,我市72个项目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年度计划完成投资236亿元;2015年,我市73个项目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16亿元;2016年,我市47个项目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年度计划完成投资211亿元;2017年,我市68个项目被列为省定重点建设项目,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52亿元。项目数量和投资规模连续5年位居全省前4位。
“重点工程早一天建成投用,就能早一天见到效益。”无论是项目的决策者、管理者,还是建设者,都已形成一个共识。近几年,为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我市将每年计划开工的省市重点项目和集中开工项目,全部纳入联审联批范畴,建立审批台账,明确审批时限,逐个办理销号,推动项目建设步伐。同时,开展全市重点项目比开工促前期、比投资促进度、比投产促成效、比服务促效能的“四比四促、扩大有效投资专项行动,市重点办、市委市政府督查局对行动全程督导,并将行动开展情况纳入半年和年终的综合考评。抢抓开春和麦收后时间节点,今年我市分两批集中开工建设项目513个,总投资1041.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84.9亿元,为扩投资、稳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对事关全市中长期发展的164个重点项目,我市由39名市级领导分包推进,同时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确保责任落实到位。今年年初以来,我市先后组织召开9次周调度会,对大数据智慧生态园、班德路加氢树脂等60多个项目的150个事项进行了研究。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截至8月底,全市375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15.9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0.1%。60万千瓦热电机组、蓝星新材料丁二烯抽提等278个项目正在紧张施工。中建材玻璃股份公司光热光电玻璃基地、南乐县生物基材料纺织专业园等54个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前期工作。其中,单独考核的68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17.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8.5%。
“失去一个项目,意味着错过一个机遇;错过一个机遇,意味着耽误濮阳一个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影响赶超发展的步伐。”这已经成为市委、市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
抓民生工程进度 让百姓有更多获得感
惠民生则暖民心,民心齐,业必兴。关注民生、惠及民生,成为龙都大地奏响的最强音。
7月10日,列入市委、市政府台账的重点建设项目——马颊河体育公园北部一期工程完工,并对市民开放。总占地面积296亩的马颊河体育公园,是我市加快推进的30个重大招商项目和年初发布的12个市本级PPP项目之一。该项目按照“整体规划、分类实施、突出重点、并联推进”总体要求,以AAAA级景区为标准,把整个公园打造成全民健身中心、文体活动中心、产业服务中心和我市首个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以及城市的新地标、新窗口、新名片。
8月11日,新一批共享单车落户濮阳。我市自去年8月就对全市公共自行车站点进行合理布局,城市公共自行车以低碳、环保、节能的优势,成为我市实施“绿色城市工程”、树立崭新城市形象、增强市民文明素质的一个新载体。这一民生工程赢得众多市民点赞。
9月16日上午,随着市委书记何雄一声令下,我市中心城区连接清丰县城、濮阳县城、濮东组团的26条道路项目建设正式拉开序幕。该项目包含濮濮、濮清、濮东路网3个子项目,共26条道路,总长度102.4公里。
重点项目既是带动投资增长、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改善民生的切入点。近年来,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民生放在首要位置,加快基层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推进文化体育惠民工程,加快推进市城区和各县区学校、医院、文化场馆等重大民生项目建设。对重大民生项目坚持每周督导一次,督导组先后深入龙丰热电输煤管线和供暖管网、南乐县海绵城市建设等176个项目,督导解决问题320多项。对不能按规定时间节点完成的项目单位,约谈有关负责人。对工作不力影响项目进度的反面典型,提交市监察局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有力促进了重点民生项目顺利推进。
依托中原油田文23气田主块改建的文23储气库,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也是中国石化、河南省和我市重点建设项目,还是中国石化在中东部发达地区建设的国家级战略储气库。该储气库建成后,将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天然气储转中心、天然气管网连接枢纽,不仅能极大缓解中原地区乃至全国用气高峰期间紧张的压力,而且对于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一期工程自5月19日开工建设以来,中原石油工程公司等相关施工单位职工,克服高温、多雨等重重困难,优化程序,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措施,为推进文23储气库建设提供有力保障。记者10月9日在文23储气库建设现场看到,井架林立、钻机轰鸣,钻井和油气井大修作业工人正冒雨紧张施工。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按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龙丰热电2×660M W发电机组工程是我省推进节能减排的重点工程,也是省、市重点项目。我市将其作为助推濮阳赶超发展的大事要事来抓,全力以赴确保工程建设顺利推进。该项目占地面积550亩,总投资55.9亿元,预计年发电量66亿千瓦时。同时,该项目还可满足市城区集中供热,以及中原油田等周边工业企业蒸汽需求。今年冬天,因为热源不足而一直没通大暖的大庆路以东的多个小区的居民将有望告别寒冷。
任丘路马颊河桥项目同样是一项民生工程。该项目完成后,进一步加强了马颊河东西两岸的交通联系,有效缓解市城区中原路与黄河路的交通压力,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
在发展壮大特色小镇方面,我市充分考虑各地文化底蕴、自然风光和产业特色,计划到2020年,我市将建成30个特色小镇。目前,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班家耕读小镇、范县陈庄镇的荷花特色小镇、清丰县单拐村的红色文化小镇、华龙区的东北庄杂技特色小镇、濮阳县的濮水戏曲小镇和葛邱村森林小镇等15个特色小镇已初具规模,成为市民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新工人文化宫、新图书馆、新水秀杂技产业园、新学校、新医院、新公园、新安居工程小区、新扶贫就业基地、新社区养老服务站……近几年,这些龙都人民耳熟能详的民生重点项目如雨后春笋般相继落成,让人耳目一新。
2016年6月,随着市城区丹江水供用启动仪式的举行,市城区居民全部喝上了水质优良的丹江水,使50万居民告别饮用30余年黄河水的历史。
2015年12月底,我市建成21个项目14690套保障性住房,大批中低收入、住房困难的家庭喜迁新居。这是市委、市政府持续大规模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快城市(工矿)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实现广大群众“住有所居”的目标而采取的惠民举措。
一个个民心工程、一项项惠民政策、一笔笔民生投入,凝聚成了推动我市更好更快发展的强大合力。一个个重大项目,如同一根根坚实的桩基,支撑起我市赶超发展的美好明天。一波接一波的项目建设热潮,涌动在濮阳这块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成为拉动全市经济、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极大地增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 造血机能,重大项目建设已经成为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改善民生的支撑点、优化发展环境的主抓手和加速城市化进程的助推器。
记者从市发改委了解到,截至8月底,我市今年与民生密切相关的50个社会事业项目完成投资59.9亿元,占计划的105.5%;62个服务业项目完成投资134.4亿元,占计划的89.5%;69个城建环保项目完成投资152.19亿元,占计划的75.3%。其中,濮阳县城区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濮阳县城投公司城关镇荣湾村城中村改造拆迁安置2个项目建成投用;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重大公共基础设施、南乐县海绵城市建设等62个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台前县信泰国际城市综合体、市第一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等5个项目正在推进前期工作;市校安工程建成投用;市公共停车场、市民综合活动中心、阳光大厦、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开德中小学等39个项目开工在建;开发区濮上实验学校、市体校新校区建设等10个项目正在推进前期工作;濮阳县产业集聚区科技研发与综合服务中心、淘金互联网产业股份公司电商产业园等4个项目建成投用;市商务中心区总部基地、恒大悦龙台商业综合体等53个项目开工在建;滨河商业街建设、绿城物流产业园公司绿城商贸等5个项目正在推进前期工作。
打造宜居濮阳“升级版”,从中心城区到县城乡镇,已经形成广泛共识,成为濮阳新一轮赶超发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