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路网勾勒“速度濮阳”

大广高速与濮鹤高速在我市的“十”字交会。

濮阳城市门户成为一张亮丽的“名片”。

(上接第一版)“只要出现‘卡脖子’问题,不仅有工作人员开展上门服务,指挥部也会及时召开推进会。会上,不管涉及到哪个部门,大家都不回避、不遮掩,纷纷找对策、想办法,这样的服务和效率远超我们的想象。作为施工单位,现在能做的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建好铁路,回报当地干部群众对工程建设的倾力付出。”中铁十八局相关负责人说。

“等到郑济铁路建成后,我从濮阳坐高铁去郑州看望父母只需要40分钟。”在中原油田机关工作的张女士说,“这条铁路东北方向与济南和青岛相连,西南方向经郑州与重庆、贵阳、昆明相接,将来乘高铁外出旅游太方便了。”

高速公路: 从1.34公里到196.12公里

2004年11月15日,濮鹤高速建成通车。这一天,结束了濮阳无高速公路的历史。然而,打开河南省高速公路网地图却发现,全长63.9公里的濮鹤高速,在濮阳境内仅有1.34公里。

在高速公路建设经验“一穷二白”的情况下,正是濮鹤高速这1.34公里,为我市积累了经验,坚定了信心,从而成为全市高速公路网建设的一个崭新起点。

近几年来,我市坚持建设“中原经济区重要出海通道、中原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圈衔接融合的前沿、省际交会区域性中心城市”战略定位,瞄准把濮阳建设成为省际交会高速公路交通枢纽的目标,主动谋划,变被动“等、靠”为主动“跑、要”,并为此做出不懈的努力,我市的高速公路建设也进入空前的“井喷期”。大广高速濮阳段、濮范高速、南林高速、德商高速濮阳段等相继建成通车。2015年年底,濮范高速李马桥收费站至德商高速入口路段、南林高速豫鲁省界至南乐段的相继建成通车,标志着河南省与山东省两条重要的横向大通道实现无缝对接,这两条高速公路和已建成的濮鹤、南林、大广、德商等高速公路在我市形成两纵两横“井”字框架。至此,濮阳境内的高速公路总里程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196.12公里。

随着河南省高速公路建设进入“后高速时代”,各地市筹建高速公路的立项、审批难度明显加大。面对重重困难,市委、市政府对高速公路建设实行高位推动,市领导亲力亲为、靠前指挥。从高速项目谋划之初,我市就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指挥长的项目建设指挥部,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负责、指挥部统一协调”的推进模式,明确部门责任,对土地、规划、环评等各项前期手续办理,分别确定由相关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在项目土地报批时,市发改、国土、林业、人社、督查、交通等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通力协作,加快推进手续办理。同时,积极沟通协调,促进高层对接。市领导多次向省政府和省有关厅局汇报项目情况,使项目得以在省级层面快速推进。在此基础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几次赴山东进行对接,得到了山东的支持配合。范台梁高速从2016年7月25日开始勘察定界,到9月26日土地“出省报部”,仅用了2个月时间,为项目如期开工创造了条件,创造了高速公路建设的“濮阳模式”。

范台梁高速公路豫鲁省界至范县段全长37.9公里,概算投资47.33亿元,于去年9月27日开工建设。截至目前,该项目中的黄河特大桥桥梁基础桩基已累计完成727根,占桩基总数的42.82%;中小桥工程桥梁基础桩基已累计完成1262根,占桩基总数的75.25%;土方填筑已累计完成1067147立方米,占总土方工作量的8.31%;涵洞、通道已开工25道,完工7道。范台梁高速公路2019年建成通车后,不仅将结束台前县全省唯一不通高速公路县的历史,而且可以从濮阳直达青岛市董家口港,将成为中原城市群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之一。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市最早提出谋划建设并获批的濮阳至卫辉高速公路濮阳段、濮阳至阳新高速公路濮阳段两个高速公路项目的相关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将于12月底正式开工建设。这两条位于濮阳南部和东部的高速公路建成后,将与市城区西部的大广高速、北部的濮范高速,形成濮阳市的绕城高速环线。

在项目建设和管理运作上,濮阳至卫辉高速公路濮阳段、濮阳至阳新高速公路濮阳段两个项目同范台梁高速公路豫鲁省界至范县段项目一样,采取PPP+EPC(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择优选择业主,确保工程质量与进度。

值得关注的是,濮阳至卫辉、濮阳至阳新两条高速公路均将于2020年年底前建成通车。濮阳至卫辉高速公路建成后,将进一步缩短濮阳至郑州的距离;濮阳至湖北阳新这条全长700公里、纵跨豫鲁皖鄂四省的高速公路建成后,将以我市的濮范高速为起点,向南经山东、河南、安徽、湖北的23个市县,在湖北阳新与杭瑞高速相接。这条高速公路先后与濮阳至范县、菏泽至东明、日照至兰考、连云港至霍尔果斯、商丘至周口等多条国家和省高速公路交叉,形成豫鲁皖鄂又一省际南北大通道。

干线公路:“九横七纵”骨干路网全覆盖

近几年,来濮阳的外地人常常感叹:濮阳的公路图更新太快,一些地方两年不去,地图上的县乡小道已经成了高等级公路。

“不管是国道还是省道,这里的每条路都修得又宽又平,每次开车进入濮阳境内,都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山东省阳谷县常年跑运输的货车司机李运起如是评价。

2012年以前,我市一直面临着“境内一级公路为零”的尴尬局面,原有的干线公路也存在路网结构不够合理、道路路基路面较窄等问题。“十二五”以来,我市把加快干线公路路网建设改造、提升路况等级作为服务经济建设、改善民生需求的重点,不断加快公路建设步伐。县道升省道,省道升国道,二级公路变一级公路,新建公路不断上马,主干公路陆续加宽……短短几年时间,我市共完成上级批复实施的干线公路建设项目14个,建设公路里程434公里,其中一级公路222公里、二级公路212公里,总投资57.5亿元。截至目前,我市一级公路的建设里程占全市干线公路总里程的45%以上,占全省所有一级公路的十分之一还多,五县一区及产业集聚区全部实现了通一级公路。G106、S101濮阳市境内全部完成了一级公路升级改造,形成了一级公路“十”字骨架。同时,普通公路公益化、均等化水平大幅提高,形成了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覆盖广泛、安全可靠的“九横七纵”干线公路网络。

在近两年国省投资逐年减少、地方配套资金难以足额到位、项目建设资金问题难以解决的困难面前,市公路管理局迎难而上,打破资金瓶颈,在全省公路系统率先采用PPP融资模式,先后完成了S215濮阳金堤河桥至渠村段公路改建工程、干线公路打包四项目(新增S215南乐寺庄至清丰县城段升级改造工程、G342孙口黄河桥至侯庙段与S101孙口黄河桥至孙口段公路改建工程、G342日凤线和S101郑台线G106至S214段公路改建工程、S214线千口至张寨集段公路改建工程)的社会资本方招标工作。同时,两座黄河大桥建设项目的“两报告一方案”的编制工作也已完成,用地、防洪、水保、环评等各项前期要件已通过专家评审。

今年,我市共有干线公路在建项目5个,总投资25亿元,已完成投资12.5亿元。3、4月份开工的G106城区段改建和S215改建工程是我市重点项目。为按期完成主体工程建成通车的目标。市公路管理局努力克服建设项目多、工期紧、土地征迁协调难度大等重重困难,多措并举推进项目建设。从开工第一天起,该局领导班子成员全员上阵,采取分包路段的方式,与工程、设计、监理等相关部门每天深入工地一线,每周召开工程例会,及时了解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由于施工单位自身原因造成的进度滞后,立即责令整改;对由于拆迁、技术、资金等方面客观原因造成的施工困难,积极协调有关参建单位,想办法、找路子,尽快解决制约工程进度的问题。同时,邀请市委市政府督查局多次召开征迁建设协调会,协调征地拆迁等难题,为项目施工扫除障碍。

据了解,根据河南省国省干线公路路网规划,我市“十三五”期间拟改造改建9条国省干线公路,总建设里程327公里,其中一级公路106公里、二级公路221公里,总投资约38.7亿元。

市公路管理局局长王中怀对记者说,预计到“十三五”末,我市境内将有国道4条、省道12条,干线公路通车里程达821公里,其中一级公路314公里、二级公路507公里,全市干线公路密度将达到20.55公里/百平方公里,遥遥领先于全省平均水平。届时,我市的路网结构将会更加优化,公路等级进一步提升,百姓出行更加方便、快捷,濮阳市贯通南北、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

城乡道路:打通制约发展的“任督二脉”

翻开近5年的《濮阳年鉴》,可以清晰地查阅到这样的记载:

2013年,我市完成大庆路南延、站前路西延、文化路北延等5条续建道路项目建设。开工建设铁丘路、绿城东路、胜利西路等10条城市道路。

2014年,我市改造提升市政道路19.8公里。先后完成胜利西路(濮上路—科技大道)、大庆路(建设路—绿城路)、站南路(濮上路—京开大道)、南海路(京开大道—滨河路)、昆吾路(建设路—石化路)、苏北路(长庆路—G106)、开州路(中原路—绿城路)和黄河路(黄甫牌坊—内黄县界)等8条道路的改造工作。

2015年,我市完成澶水路(五一路—卫都大街)、鹿城路(绿城路—卫都大街)、化工一路(石化路—胜利路)、南海路(茂名路—文化路)、金堤路(五一路—绿城路)、京开大道(石化路—站前路)、金堤路人行道(中原路—黄河路)7条市政道路的建设改造。

2016年,我市完成文明路、南海路跨老马颊河3座桥梁,以及盘锦路、G106、南海路、扶余路、五一路、鹿城路、文明路北延等7条道路的建设改造,总里程13.77公里。

2017年9月16日,随着市委书记何雄一声令下,我市中心城区连接清丰县城、濮阳县城、濮东组团的26条道路项目建设正式拉开序幕。该项目包含濮濮、濮清、濮东路网3个子项目,共26条道路,总长度102.4公里。

修好城市道路就是打通城市发展的动脉。近年来,随着我市中心城区城市框架的不断拉大和城市人口的持续增多,市委、市政府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大城市道路建设力度,构建四通八达的城区路网新格局。香山路、绿城路、孟春路、金鼎路、卫都大街、高阳大街、龙泽大街……一条条新建城市道路如雨后春笋;盘锦路、五一路、长庆路、开州路、文明路……一条条“断头路”被打通拉长,城市的微循环变得越来越畅通。

城市路网结构不断得到优化的同时,我市农村道路建设也日新月异。据市交通运输局统计,近5年来,我市共完成农村公路投资25.95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4125公里,是规划目标1500公里的近3倍,公路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161.4公里,通村公路通畅率在95%以上,比“十一五”末增长了20个百分点。

2017年,我市农村公路计划建设里程420公里,总投资3.4亿元。截至10月31日,我市农村公路建设已完成615公里,完成投资6.98亿元,提前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在范县2016年被省交通运输厅表彰命名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的基础上,2017年,南乐县也加入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的申报行列。11月2日,我市在洛阳召开的全省“四好农村路”建设现场会上作典型发言。

我市连续11年将农村公路建设列入为民要办的实事和民生工程范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农村公路建设汇报,并提出具体要求。各县区主要领导多次深入项目一线现场办公,督促进度,解决实际难题。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沿河通道是我市集观光、旅游、生态于一体的重点项目。该项目全长88.82公里,新改建76.05公里,道路宽度19米,其中主车道路宽9米、自行车道宽3米,中间设3米绿化带,部分路段设停车港湾,估算总投资4.9亿元。截至目前,该道路路基工程完成清表45.5公里,基底碾压9.6公里,预计年底前可实现主体通车。

公路通,则观念新。一条条贯通南北的农村公路在激活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同时,也激活了农民的思想,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更加文明了。范县濮城镇于楼村的群众对此有切身的感受。他们说,过去路不好,下雨下雪出不了村,只能待在家里喝酒、打麻将。现在路好了,就是下雨也能外出做生意了,跑运输挣钱的越来越多,家家户户买起了电动车、小汽车……

前不久,濮阳市民微信朋友圈里风传一名网友的一段话——“5年后,如果你还在濮阳,你会庆幸自己没离开这座城市”,讲述的就是濮阳交通未来的美好前景。

2017-12-13 1 1 濮阳日报 c3275.html 1 路网勾勒“速度濮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