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四项举措助推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本报讯(记者 段利梅 通讯员 杨俊俊)既要发展速度,又要发展质量。2月1日,在我市亮点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工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2018年,我市将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不断提升工业经济运行质量,促进全市工业经济实现稳定增长。

2017年,我市工业保持了较快发展:前11个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70.97亿元,同比增长11.4%;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259.74亿元,同比增长17.4%,增速居全省第4位,较去年同期前移13个位次。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805.96亿元,同比增长8.1%。

2018年,我市工业发展将以创新为载体,狠抓产业结构调整,让优势产业更优、淘汰落后产能、实现集群发展、不断提升发展质量,确保全市工业经济稳中向好。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大力提升传统产业,着力培育战略新兴产业。紧紧围绕省定重点产业,以及我市化工和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和高效种养、现代家居和体育用品、现代物流、电子信息、能源、康养8个攻坚产业,突出在新材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现代家具和体育用品、白酒5个产业方面下功夫,加快转型提升,做到产品提质、企业提效、产业提升、结构提优。

着力推动工业绿色化改造、工业智能化改造、企业技术改造三大攻坚。在绿色化改造方面,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降低4%,建设2个绿色示范工厂、1个静脉产业园区。在智能化改造方面,推动企业开展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突出智能化发展主攻方向。组织10家企业开展“两化”(信息化、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活动,组织60家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对标活动,组织30家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新培育2家智能工厂、5个智能车间,建设5个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在技术改造方面,铺天盖地抓技改,年内力推4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完成投资200亿元以上。其中,拟重点实施投资超1000万元以上的技术改造项目82个,概算投资152亿元,当年计划投资79亿元。

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推动化工产业基地化、绿色化、园区化,紧紧围绕新型化工基地建设,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谋划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引进实施一批高端化工项目,大力推进濮阳工业园区涂料产业园、濮阳县精细化工产业园、范县濮王化工产业园、开发区电子化学品及材料基地建设。同时,着力加快装备制造智能化、食品产业品牌化、家居产业个性化、羽绒及服饰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打造一批优势产业基地,增强产业区域品牌影响力。研究制订优势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通过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制造升级、品牌提升,增强产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开展质量品牌提升工程。以消费品工业为重点,着力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持续推广先进管理模式,开展工业企业质量品牌诊断活动,创建国家级和省级质量标杆企业。依托现有知名品牌,壮大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高专业化水平,延伸产业链条,研究制订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的政策措施,支持蔚林化工争创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在全市选择基础较好的企业,开展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创建活动。

2018-02-07 1 1 濮阳日报 c6015.html 1 四项举措助推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