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时事新闻

(上接第一版)2016年5月10日,市卫计委组织市级医院20余名专家到南羊庄村义诊,共接诊500余人次。2016年9月9日,市卫计委组织市妇幼保健院8名专家为南羊庄村39岁至64岁的妇女进行“两癌”筛查。2017年10月25日,河南省口腔医学会第三届“口腔中原行”濮阳站大型公益活动深入南羊庄村,为200余名学生和100余名中老年人进行了口腔检查,并发放牙刷、牙膏,讲解了口腔病的预防知识。

为传播文化知识,市卫计委在村里醒目位置做宣传标语上百条,还特邀范县四平调剧团到南羊庄村举行慰问演出,宣传扶贫政策。利用每月5日的活动日,带领村民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今年年初以来,市卫计委领导同南羊庄村村委会负责人一道寻求脱贫致富的新途径——发展村办产业,并协助贷款25万余元。此后,南羊庄村的村容村貌得到彻底改善,乡村文化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形成,卫生习惯得到明显提升,昔日贫穷落后的南羊庄村已变成美丽乡村示范村。

六路并进 完善医疗服务

近年来,市卫计委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卫计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坚持“转、扶、搬、保、救、教”六路并进,特别是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贫困户,从政策倾斜、医疗救护、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降低了贫困人口的比例和风险,为其早日脱贫提供了健康保障,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按照规定,我市贫困人口全部建立了健康档案。有关数据显示,全市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76066人,因病致贫63875人,占贫困人口数的36.3%。实施健康扶贫工程,补上贫困地区医疗服务短板,对打赢脱贫攻坚战而言意义重大。近年来,我市积极争取中央投资项目,完善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市共争取中央投资卫生领域健康扶贫项目7个、其他卫生专项项目31个,建筑面积28.52万平方米,争取资金43713万元,实现了贫困地区县级综合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的全覆盖。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乡村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提高了乡村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2013年至2016年,我市实施乡村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累计投入中央资金和市、县财政配套资金2.6亿元,建设了标准化乡镇卫生院46所、标准化村卫生室1492个。截至2017年9月底,89%以上已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善了群众就医环境和就医条件。

方便群众 先诊疗后付费

为全面贯彻《河南省卫生计生委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河南省民政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困难群众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切实减轻农村贫困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2017年6月,市卫计委联合有关部门召开会议,共同制订了《濮阳市困难群众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工作实施方案》,实行困难群众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的新模式,为困难群众开通绿色通道,最大限度地方便困难群众就医。

2016年,全市331万名农村居民参加新农合,参合率99.9%,人均筹资额540元,筹集新农合基金约18亿元。农村贫困人口、特困人员和低保对象全部参合。

为进一步方便群众,落实“三免一减”措施,即免除持卡贫困人口就诊挂号费、免除门诊诊查费、免除门诊注射费,取消贫困人口住院预付金,降低了群众就医负担。推行一站式结算,定点医疗机构设立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积极统筹推进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大病补充保险、医疗救助等一站式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减少了患者报销的奔波之苦,方便了患者。

截至目前,全市开展“先诊疗、后付费”医疗机构100个,开展一站式就医结算医疗机构95个,累计实施“先诊疗、后付费”4557人次,累计实施一站式就医结算12833人次,累计免收住院押金482.35万元。

资源下沉 对口支援帮扶

2016年5月,市卫计委召开卫生工作会议,要求各县区、各有关医疗机构把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级医院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并签订对口帮扶协议。市卫计委作为对口支援监督考核责任人,完善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估。2017年3月,市卫计委再次召开卫生工作会议,进一步深化完善城乡医院对口帮扶工作,并制订工作台账。

在全市实行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级医院制度,通过开展人员、技术、管理、资金设备等对口帮扶工作,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2017年,我市3所三级医疗机构派出对口支援帮扶人员53人,接收受援单位进修学习67人,协助受援单位新建临床专科4个,开展新技术13项、新项目13项,组织专家会诊100余次。

组织市级医院的专家在贫困地区开展“卫生下乡”“党员活动日”“服务百姓健康行动”等各类大型义诊活动,各县区的医疗机构还选派各专业的医务人员深入基层,为群众体检、发药、针灸、按摩、发放健康宣教资料等。

按照结对帮扶实施方案的目标要求,市卫计委调动各医疗卫生单位经常到贫困村、对口帮扶村开展调研慰问走访活动,为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分类施策 开展大病救治

根据河南省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会议精神,2017年6月,市卫计委联合多部门及市、县各医疗单位的100余名负责同志,召开濮阳市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会议。同年7月,下发了《关于印发濮阳市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实施方案》,成立濮阳市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专家组,正式启动实施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要求各医疗单位认真执行。

按照“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的要求,组织实施“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对患有大病和长期慢性病的贫困人口进行分类、分批救治,将健康扶贫落实到人、精准到病,切实拔掉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病根。

在此基础上,市卫计委制订“三定两加强”原则,即确定定点医院、确定诊疗方案、确定单病种付费标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加强责任落实,分病种、分批次对患有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等9种大病的贫困人口进行集中救治。目前,对列入9种大病的贫困人口集中救治389人,正在开展救治174人,已完成救治145人,完成率90%以上。

签约服务 指导慢病防控

2017年年初,市卫计委根据《河南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全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豫医改〔2017〕4号文件)》要求,先后组织人员赴信阳、安阳及省外试点地区学习。3月初,依据国家和省出台的有关政策,结合我市实际,制订全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指导意见。5月初,市政府下发了《濮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濮阳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指导意见的通知》。8月,市卫计委召开全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座谈会,家庭签约服务工作全面展开。

各县区组建县、乡、村三级服务团队,为群众指定服务团队签约。针对签约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提供不同的医疗健康服务。在县级医院医生的指导下,对农村贫困家庭慢性病患者依据病情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并提供公共卫生、健康咨询和中医干预等服务。大力推进慢性病防控工作,积极开展健康宣教,努力提高贫困地区群众健康知识知晓率,提高贫困人口自我保健能力。对重点人群实施个性化干预措施,运用综合手段进行健康干预指导。

截至目前,我市已开展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49844户160146人,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91.1%,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91.5%,贫困人口健康档案建档人数173845人,贫困人口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99.3%。

宣传谋划 稳妥推进健康扶贫

大力宣传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有关健康扶贫的各项政策措施,组织我市卫生计生系统的业务骨干到各县区宣讲扶贫政策。2017年年初以来,市卫计委组织专家在各县区宣讲200余场,深入扶贫村义诊260余次,诊疗群众7万余人次。在扶贫日期间举办健康扶贫成果图片展,市卫计委制作了15块宣传展板在主干道摆放,宣传和展示近年来各医疗卫生单位健康扶贫的开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果;各县区相继制作1000余块宣传展板,出动宣传车 200余辆次,发放健康扶贫手册3万余册,利用宣传资料、宣传标语、LED电子显示屏、宣传橱窗等多种媒介,宣传卫生、计生的健康知识、扶贫政策和先进事迹。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进健康扶贫。一是建立市、县、乡医务人员执业注册互换制度,强化对口帮扶和专家帮扶,为每户贫困户明确一对一服务家庭医生,做好医疗卫生咨询指导。二是为每户贫困户发放保健药箱,配备必要的药品、健康处方、常见病多发病防治知识。三是全面落实贫困人口“四免一减”优惠政策。四是开通贫困人口就诊绿色通道,为每个医疗机构设立贫困人口就诊服务窗口。五是常态化开展医疗专家到贫困村义诊活动、健康知识宣讲活动,在濮范台地区开展股骨头坏死专项救治。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新的一年,市卫计委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努力把扶贫工作做好、做细,推动扶贫工程再上新台阶。

2018-03-27 1 1 濮阳日报 c9510.html 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