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开发区发挥组织优势推动乡村振兴

本报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今年年初以来,开发区以组织振兴为突破口,积极实践探索,不断建强农村班子、强化履职意识,实现“内生活力、自加压力、外引动力”,走上了一条由组织振兴通向乡村振兴的道路。

内生活力,不断巩固基层组织基础。一是选优配强“两委”班子。把握当前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机遇,突出“三有三带”标准,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着力优化班子结构。全区132个村已有97个村完成支部换届,一大批年轻化、知识化“两化”人才入选班子,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实施党建“细胞工程”。把村党支部作为党建工作的基本“细胞”,大力开展“星级支部”创评活动,坚持量化目标、科学评价,促进村级党组织管理制度化、科学化,为乡村振兴汇聚起强大的组织力。三是坚持“141”党建工作推进制。年初由区党工委与各乡(镇、办)签订党建目标责任书、制订工作台账,将“实现组织振兴,助力乡村振兴”作为重点工作纳入考核。坚持每季度开展1次农村党建“逐村观摩、整乡推进”活动,对全区132个村进行动态排队,赛出压力、比出动力。年底由区四大领导班子对各乡(镇、办)基层党建工作进行综合观摩考评,并召开座谈会,晒出亮点、推广经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自加压力,有效提升干事创业热情。一是推行村干部星级绩效考核。出台《开发区村级班子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试行)》,按照实绩考核、民主测评等情况,将村干部划为五个星级,奖优罚劣。坚持“季度评、半年评、年终评”动态考核模式,先后评出“五星级”村党支部书记16名、村委会主任6名、村“两委”成员25名,按时发放绩效奖励。二是探索不称职村干部退出机制。出台《开发区农村干部辞职制度》,对难以正常履职、严重失职渎职造成恶劣影响或连续两年在“一票否决”工作中处于末位的7名村干部进行责令辞职处理。同时,完善“一诺一访二评”配套机制,要求村干部在任前作出辞职承诺,驻村干部日常走访了解其履职情况,年底由党员、村民代表等对村干部进行履职评议,严肃处理不称职的村干部,倒逼作为。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外引动力,积极探索党建兴村之路。一是打造“党建+服务团”帮扶模式。由相关位党组织牵头,组建了农业科技、就业创业、医疗卫生3个专家人才服务团,先后下乡开展培训30余场、培训农村7200人次,推动专家人才下沉乡村一线,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人才支撑。二是搭建“支部+合作社”发展平台。结合农民合作社行业、农业特色等情况,采取单独组建、依托乡(村)挂建等方式建立农民合作社党支部。发挥农业合作社优势,把市区资金、人才、技术、信息引入乡村,带动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有效转变农民发展观念和乡村发展模式。目前,全区42个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2万余户群众发展特色产业。三是实行“党员+职业农民”结对致富。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计划,组织市、区党员专家与农户进行结对帮带,促进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化。今年来对新习镇、胡村乡贫困户推广优质小麦、蔬菜瓜果等农作物种植技术,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336人,不断增强乡村振兴战略动能。

(王小飞)

2018-04-23 1 1 濮阳日报 c11898.html 1 开发区发挥组织优势推动乡村振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