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法制周刊

台前县人民法院多举措推进社会矛盾多元化解

实行简案快审 确保难案精审

本报讯 近日,台前县人民法院全面升级网上缴费系统,在保留立案缴费窗口、POS机、银行转账等传统缴费渠道的同时,开通了微信和支付宝网络支付方式。这是该院便捷服务当事人、提高诉讼服务水平的又一举措。

“真的太快了,没想到这件案件不到半个月就审结了,我很满意,给法院的效率点赞,给法官点赞!”谈起诉讼质效,当事人王某为台前县人民法院法官竖起了大拇指。2017年,该院共适用简易程序和小额诉讼程序立案审理案件2052件,占全部案件的76.5%,平均审理天数为31天。今年1至3月份,该院共适用简易程序和小额诉讼程序立案审理案件544件,占全部案件的93.45%,平均审理天数为17.4天。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改变了群众传统“无讼”理念,大量案件涌入法院。面对案件数量持续增多的压力,该院党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案件繁简分流工作。通过多方调研,该院立足台前县实际,依托诉调对接平台,创新实行“集中+分散”模式,形成了“三个分流”“集中送达”“全面速裁”等特色工作机制,实现了案件“繁出精品、简出效率”。

采取案件“集中+分散”模式。该院案件集中模式是在诉调对接中心设速裁庭,对诉前调解无法达成协议的案件,改由速裁庭速裁,实行简案快审。分散模式是将分流到民事团队的诉前调解案件,由民事团队直接速裁,不再向速裁庭移交。审理过程中发现需要转普通程序的,由3名员额法官组成合议庭审理,确保难案精审。

完善“1+3”(诉调对接中心+诉调对接工作室、人民调解室、司法确认室)诉调对接模式。该院在原有的“1+3”诉调对接模式的基础上,创新推行“三个分流”机制。一是外向分流。对前来立案尤其是涉农类型的案件,倡导当事人到基层民调组织进行调解。如调解成功且当事人申请对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的,由该中心法官依法进行司法确认。应履行义务的一方不履行义务时,另一方可依据裁定书向法院申请执行。二是诉前分流。对于当事人前来立案且有调解意向的,引导其填写诉前调解申请书,将案件分流到诉调对接中心,由调解员进行诉前调解,调解成功的当天出具调解书,实现当天受理当天结案。今年1至3月份,该院诉调对接中心共调解案件110件,调解成功81件。三是诉中分流。对诉调对接中心调解未成功的案件,立案后分流到相应的审判团队,由办案法官进行庭前调解。

推行案件全面速裁、集中送达。该院深入挖掘潜力,努力提高审判效率,节约司法资源。一是对所有新收民事案件,除发回重审、撤销止诉等少数案件外,立案时还优先适用简易程序或小额诉讼程序。在实行审判团队类案审理的基础上,利用随机分案软件来分配案件,减少了案件流转环节。二是积极推广电子送达。除抽调5名干警专职负责集中送达法律文书外,还通过短信、微信、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送达,并对送达流程同步录像,弥补了原来分散、单一送达的不足,提高了送达效率。

推动诉讼服务中心转型升级。该院树立服务审判执行工作、服务诉讼当事人的“双服务”理念,着力打造智慧型诉讼服务中心。一是在全市基层法院率先成立高标准诉讼服务中心。诉讼服务中心的建设遵循“2371”模式,即建设诉调对接、多元化诉讼服务两个平台,实行线下集中服务、12368热线、网上诉讼服务3种服务方式,设立导诉服务、诉前调解、登记立案、诉讼收费、司法鉴定、12368热线、信访接待7大功能区,真正实现让群众“少跑一次腿、少费一点心、少找一个人、少等一分钟”的目的。二是为当事人提供优质司法服务。在全市法院系统率先实行网上缴费服务,并在诉讼服务中心配备了案件自助查询、远程视频接访、网上立案、多功能手机充电桩等设备。同时,实现Wi-Fi全覆盖,当事人可以免费上网。

深度谋划,总结多元矛盾化解“台前经验”。不断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司法的需求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具体要求。在案件繁简分流和诉讼服务中心转型升级工作中,该院努力推进3项工作。一是推行“1+N”调解模式。将诉调对接工作融入全县多元化矛盾调解网络,打造以法院诉调对接中心为核心、以其他领域为延伸的“1+N”多元矛盾化解平台。以“1+3”诉调对接模式为依托,把诉讼服务中心建成全县范围内所有纠纷解决机制的一个端口,当事人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解决方式。二是设立法律援助服务窗口。邀请律师、法律工作者为当事人义务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通过辨法析理,让当事人不再信访。三是重构诉讼服务中心新模式。提高网上立案使用率,完善网上自助缴费、查询、送达等一体化服务。四是诉讼服务全天候。积极开展网上立案、上门立案、邮寄立案等服务。开设假日窗口,在电话预约后,派专人在非工作日为当事人办理立案、预缴、结算、退还诉讼费等手续。五是打造案件繁简分流新标准。以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为基准,将案件标的作为参考,把简易案件在《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实施方案》中通过列举的方式确定。民商事案件进入法院后在立案庭进行第一次分流,立案法官初步判断使用何种审理程序。诉讼服务中心和各业务庭在审理过程中根据送达情况、当事人是否进行诉讼保全、评估鉴定、诉讼主体是否追加、法律关系是否单一等情形进行第二次分流,最大限度地减少当事人诉累。

“我们的繁简分流工作着眼的是全局,目标是要建立全面覆盖民事、刑事、执行等所有案件类型的工作体系。”这是该院党组书记、院长刘勇对繁简分流给出的战略定位。(张洪中 赵志学 侯文玲)

2018-04-24 实行简案快审 确保难案精审 1 1 濮阳日报 c12223.html 1 台前县人民法院多举措推进社会矛盾多元化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