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一是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动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与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对接,为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撑,同时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家老年人上门服务的能力。
二是建立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合作机制。确定市中医院成立专业医护团队,探索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签订协议,提供综合医疗健康服务。医疗卫生机构为老人和养老服务机构开通预约就诊绿色通道。
三是建设一批医养结合示范机构。目前投入运营医养结合机构4家,床位560张;在建医养结合机构5家,床位2000张;正在积极筹建医养结合项目7个,床位3500张。
四是完善城乡医疗保障政策。由市人社局牵头负责,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积极申请进入全省第一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城市。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发包括长期商业护理保险在内的多种老年护理保险产品。规范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医疗和护理服务项目,将符合规定的医疗服务项目和医疗费用纳入城乡医保支付范围。
五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创新养老护理人员培养机制和培养模式,利用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大力推进养老护理员等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探索建立养老护理员特殊岗位补助制度。完善薪酬、职称评定等激励机制和医师多点执业政策。
六是大力发展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鼓励和引导慈善资金投向社会医养服务设施建设。成立老年志愿服务队,逐步扩大队伍,丰富服务内容,健全工作机制,规范服务管理,提高服务满意度,扩大社会影响。鼓励志愿者,特别是医务志愿者发挥自身专业特长提供服务。
健全机制作保障
为顺利推进医养结合工作,我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强化工作保障,健全工作机制。
市政府制订印发了医养结合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将工作任务明确具体到20余个相关单位。
市委市政府督查局将医养结合重点任务纳入各县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重要民生综合考评内容和工作台账,定期督导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年底进行综合奖惩。
我市还制定建立了《养老机构医养服务规范》《医疗机构医养服务规范》等各项考核评估体系,加强规范化建设。
除了落实税费减免政策外,市、县财政还给予医养结合机构建设补贴和床位运营补贴等优惠政策。自建、租用房的床位在50张以上的,分别给予每张床位2000元、1000元的一次性建设补贴;运营补贴每张床位每月平均50元。
医养结合工作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是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有效途径。市卫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着眼于家庭发展,保障老年人能够获得所需的、适宜的健康服务,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努力推进我市医养结合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濮阳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