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版

生态经济强后劲

打通“两山”转化通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

多年来,湖州市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不断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优势,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

农业与绿水青山最为亲近。多年来,湖州市依托绿水青山发展生态农业,成为全国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指数连续4年位列全省第一,成为全国第二个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市。

水乡南浔区拥有10多万亩鱼塘、6万亩桑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桑基鱼塘。通过采用“健身跑道”养鱼新模式,不仅实现了尾水循环利用零排放,而且让养出的鱼品质更高,收益增加了2倍以上。

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人气,全域旅游尤其是乡村旅游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最直观的体现。近年来,湖州市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休闲产业优势,探索形成了“洋式+中式”“生态+文化”“景区+农家”“农庄+游购”四大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由“农家乐”到“乡村游”,到“乡村度假”再到“乡村生活”的乡村旅游之路。 2017年,全市接待游客突破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部分民宿单张床位1年上缴税金10万元以上。

与此同时,经济生态化的生动故事也在不断上演。10多年来,湖州市努力追求经济发展的生态化、绿色化,特别是在发展绿色工业方面做足了文章。用环境保护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先后对纺织、印染、蓄电池等10多个行业进行专项整治,关停“散乱污”企业3000多家,整治提升1520多家,纺织、建材两大传统产业占比由2005年的50%下降到29.8%。

新兴产业、高新产业集群的迅速崛起,更是让人振奋。动力电池、绿色家居等产业集群产值超千亿元,百亿级产业集群多达14个,形成了全球最大的办公椅、童装、蓄电池、木地板、竹业生产基地。2017年4月,湖州市成为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是全国唯一以“绿色智造”为特色的试点示范城市。

污染企业不让来,进来企业不污染,湖州市经济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刚刚过去的一年里,湖州市共有23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居浙江省前4位。

2018-05-31 1 1 濮阳日报 c14927.html 1 生态经济强后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