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工业经济转型发展大会强调,以打好“四张牌”为总纲,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抓提升、抓创新、抓融合、抓招商、抓载体、抓服务,努力建设高质量的现代化工业体系。会议为我们加快推动南乐工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描绘了路径、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南乐县将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以提升工业整体发展质量为主线,以高端化、服务化、集群化和绿色化为主攻方向,以年内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为目标,着力提品质、增效益,抓提升、促转型,上项目、补短板,强服务、塑环境,聚焦改造、聚力转型,定向施策、精准发力,持续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提品质,增效益。深入推进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智能化改造和绿色化改造“三大攻坚战”。技术改造攻坚方面,围绕新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三对标四提高”为抓手,推动禾丰食品、国米生物科技等47家工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智能化改造攻坚方面,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积极组织宏业集团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活动,组织德信食品、龙都天仁、鸿宇工业装备等83家企业开展对标活动,木伦河食品、铁军金属等6家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培育良元食品围绕评价标准建成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全面提高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绿色化改造攻坚方面,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速实施绿色制造、对标达标等活动,将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上年降低4%。
二、抓提升,促转型。坚持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双轮驱动,围绕“做强做优食品加工产业、做大做强生物制造产业、提档升级装备制造产业”的思路,调优存量、做优增量,推动产业规模和质量同步提升。
(一)做强做优食品加工产业。冷冻食品加工产业集群以木伦河集团为依托,拓展延伸冷冻食品产业链条,加快推进冰淇淋小镇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冷冻食品产业基地。肉食加工产业集群加快养殖基地建设,从源头保障企业生产需要和产品质量。着力推进广安集团猪肉食品全产业链项目建设,大力开发新型安全、方便、营养、健康食品,提升产品档次。白酒产业集群引导和推动以联合、重组、收购、转让等多种方式,实现对现有白酒资金整合,抱团发展;以仰韶酒业为依托,加快白酒工业园建设,着力将“仰韶龙中龙”品牌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市场影响力的豫酒领军品牌;高标准建设醇香小镇,通过“旅游+”助力白酒产业转型升级,努力争创全国食品工业名县。
(二)做大做强生物制造产业。生物制造产业作为我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优化工业结构中发挥着引领性作用。一是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扩大产业规模。加快推进曦江生物科技年产5万吨多元复合改性聚乳酸及2万吨可降解包装袋生产线建设项目、星汉生物科技年产3万吨秸秆制糖制乳酸项目等8个项目建设,确保年内建成投产。二是实施精准招商,延链补链强链。以生物基原材料、生物基材料终端制品等方面为招商主攻方向,采取龙头企业招商等方式,实施精准招商,延伸、补充产业链条,构建具有竞争优势的全产业链。三是加大研发力度,培育发展新产品。发挥天仁生物材料研究所生物基材料改性与复合研发平台作用,开发终端产品示范应用和降低聚乳酸成本的工艺及路线,做好聚乳酸共聚合成路线优化、无纺布袋制造、生物基3D打印材料研发及产业化等8个项目和课题的研发工作。着力推进熔融可降解无纺布及制品、年产1万吨生物可降解环保发泡片材项目等6个项目研发及包装,争取下半年陆续开工建设。
(三)提档升级装备制造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导铁军金属、永昌机械等企业,加快高技术、高性能产品的开发应用,实施智能化改造;引导江源齿轮等企业,实施产品多元化发展战略,加强科技研发,进一步创新产品,打造“首台套”产品,逐步由零部件制作向装备制造转型。
三、上项目,补短板。牢牢抓住项目带动这个总抓手,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上好项目,弥补基础薄弱这一短板,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是盯紧易袋易购可降解环保新材料、上海德福伦差别化纤维生产项目、山东德州华源生态科技、北京中宝元制造等意向项目,强化精准对接,尽快签约落地。以“腾笼换鸟”、并购重组等方式,盘活集聚区内现有僵尸企业。二是强力推动16个省、市控重点工业项目,通过集中开工、科学调度等形式,掀起建设和施工高潮,确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三是进一步完善周调度、月分析、季观摩机制,强化领导分包、分类推进、跟踪督导,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四、强服务,塑环境。一是强化重点企业运行监测。坚持工业经济运行月分析、季汇报制度,对重点监测企业实行动态管理,针对企业生产、效益、用电、纳税、融资等指标运行情况,进行监测、统计、分析。针对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全方位多角度分析,提出对策,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二是全面推行“企业服务直通车”制度。重点实施“五个一”措施,即建立一条24小时企业服务热线,谋划组建一个企业服务云,建立一个微信群,完善一套机制,搞好一系列活动,为企业提供方便、快捷服务。三是强化要素保障。坚持土地、环保指标向工业倾斜,做好煤电油气运等要素保障工作。建立健全企业评议金融部门机制,并把评议结果作为金融部门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把更多的金融资源投入到工业经济中去。四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发挥全省首家试点单位——南乐县行政审批局的作用,突出“一切为了群众,为了一切群众,为了群众一切”的服务理念,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服务模式,着力打造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便民服务、综合政务等五大平台。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营造“让投资者成功赚钱是最大的环境”的氛围,使投资者在南乐放手创业、放心干事、安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