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深入领会宪法监察法精神 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纪检监察工作

范县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察委主任 段喜鸽

宪法修正案和监察法的颁布实施,确立了监察委员会作为政治机关的本质属性,界定了监察机关的职责范围,对于深化监察体制改革,实现立法与改革相衔接,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反腐败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基层纪检监察机关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宪法、监察法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全面履行法定职责,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注重学深悟透,增强法治思维。监察委员会成立后,纪检监察工作由过去的单纯执纪变为执纪执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纪检监察干部必须不断加强学习,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一要营造学习氛围。切实发挥好县纪委监察委自办新媒体的作用,通过微信、手机报、APP客户端、网站等及时转发宪法、监察法的解读释义,宣传各单位创新举措,同时利用好传统宣传模式,在县、乡、村主要街道张贴宣传标语,深入田间地头、街道社区发放漫画图册和宣传页,运用“村村响”大喇叭定时宣传监察法,让监察法融入百姓日常,在全县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二要注重知识积累。通过个人自学、集体学习、交流研讨、撰写心得、图片巡展、知识测试等方式,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理解党章、宪法、监察法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内涵,补齐法纪知识短板、业务能力短板,增强宏观法治意识。三要坚持学用结合。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深入理解谈话、讯问、询问、查询等12项调查措施及其适用条件和要求,严格把握法纪界限,严格履行监督职责,确保监督主体合法、调查程序正当、处置结果公正,确保办理的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检验。

抓好纪法衔接,提高履职能力。纪检监察机关要履行好纪检监察职责,实现法治能力的快速提升,纪法衔接是关键。一要抓好组织衔接。加强与检察、公安、审计等司法机关、执法部门的联动协作。在线索处置、案件移送、日常沟通等方面,建立多方联动、顺畅高效的运行机制,实现“1+1>2”的效果。二要抓好环节衔接。规范使用调查措施,对线索处置、谈话函询、初步核实、立案审查、案件审理等流程再造,明确使用范围、条件和限制,积极运用审理提前介入、检察机关提前熟悉案情等措施,实现监察程序与司法程序的有序对接,让执纪执法的各个环节无盲点、无盲区,有效协调、顺畅衔接。三要抓好力量衔接。在实际工作中,充分运用转隶干部法律优势和纪检干部纪律优势,让纪检监察干部与转隶干部互帮互学、固强补弱,有效发挥纪法“双剑合璧”的战斗力,最大限度地体现纪法衔接的综合效果。

强化队伍建设,锻造反腐铁军。纪检监察干部要深刻领会监察法提出的新要求,牢固树立“打铁必须自身硬”的理念,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坚决成为纪律和法律的忠实捍卫者和有效执行者。一要带头依规依纪依法履职。带头模范遵守宪法、监察法,忠于职守、秉公执法,清正廉洁、保守秘密,不打听案情,不过问案件,不说情干预,不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严格执行审查调查程序,始终保持队伍的纯洁性。二要自觉接受外部监督。通过县纪委“一端、一网、一报、一平台”自办媒体,定期向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公开相关信息,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司法监督、民主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着力打造范县“阳光监察”品牌。三要注重加强内部管理。出台《范县纪检监察干部“八小时之外”行为规范》《范县纪检监察干部“十带头”“十不准”规定》等文件,规范纪检监察干部日常行为。定期对纪检监察干部执纪执法情况进行考核,将考核情况纳入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监督管理系统,促使纪检监察干部严格执纪执法,切实树立忠诚干净担当的良好形象。

2018-06-05 范县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察委主任 段喜鸽 1 1 濮阳日报 c15346.html 1 深入领会宪法监察法精神 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纪检监察工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