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县乡瞭望

让群众生活更美好

——范县濮城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纪实

近年来,范县濮城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城乡融合、工业主导、农业固基、生态建设、民生改善”的工作思路,全面实施“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以舍我其谁的担当、只争朝夕的干劲,振奋精神,抢抓机遇,创新实干,攻坚克难,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大局长期和谐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奋力推动全镇综合实力向全省百强跃进。

2017年,濮城镇先后获得“全国文明镇”“全国卫生镇”“全国重点镇”“全国创建无邪教示范镇”“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百强’乡镇”“河南省园林城镇”“全市‘五好’乡镇党委”等多项荣誉称号。

筑牢产业发展根基

经济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美好蓝图的物质基础,产业无疑是经济发展的载体和依托。

一、突出工业核心。濮城镇大力实施“工业强镇”主战略,按照“做强油头、拉长链条、紧盯高端、运作上市、抱团发展、全面融入”的思路,果断推出腾笼换鸟、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不断实现以推动企业成长为核心的要素集聚,使园区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工业经济核心作用更加凸显。目前,濮城镇充分依托丰利石化、中炜化工、中博石化、鲁蒙玻璃等现有企业及在建企业,围绕其上下游产品招大引强,拉长化工产业链条,全力打造国内精细化工和玻璃制造基地。

2017年,濮城镇入库企业达78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8家;实现工业总产值392.8亿元(约占全县的70%),其中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386.5亿元。范县产业集聚区被评为“全省先进产业集聚区”,成功晋升一星级产业集聚区。

一是加强招商引资。2017年,濮城镇共完成15个引资项目,合同引资额57.4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5.49亿元;中汇新能源年产20万吨石脑油/苯加氢项目、宏润润滑油脂年产4.5万吨润滑油脂项目等7个项目已通过范县2018年第一次重点项目联审联批会议审核。二是强力推进项目建设。目前,投资57亿元的河南百优福生物能源有限公司生物柴油项目、投资38亿元的河南丰利石化有限公司120万吨/年芳烃项目、投资17亿元的濮阳濮润背压机组项目、投资5.8亿元的盛鑫化工年产20万吨石脑油项目、投资5.4亿元的鲁蒙玻璃一炉四线药用玻璃拉管窑炉及生产车间项目、投资5.235亿元的丰利石化铁路专用线工程及油品装卸项目等重点项目正在稳步建设;丰利二期120万吨芳烃、年产120万吨高等沥青、盛鑫化工石脑油加氢、汇通科技AGM隔板、宏大圣导年产2万吨TGIC、河南三维新材料、绿邦工业气体提纯等项目已经清障完毕,近期即可开工建设。三是加快园区建设。该镇坚持把工业园区作为实施项目带动、加快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积极采取措施,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先后修建了滨河路,改建了振兴路,完成了濮王污水处理站污水管网、园区绿化、消防设施、公租房等建设。2017年,该镇工业园区内高寺罗庄村迁村并居工作完成后,将为园区提供430余亩的工业用地。

二、产业助推脱贫。濮城镇始终坚持以产业项目为依托,以项目发展为引擎,不断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新路径,凝心聚力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组合拳,积极开创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局面。一是扶贫车间建设。目前,已投入资金320余万元,建设葛楼村、王路庄村、董桑庄村等就业车间4处,带动贫困户42人实现收入43.39万元。二是创业基地建设。目前,已完成土地流转300亩,建设葛楼村蔬菜大棚26座;发展到户增收项目孔雀养殖贫困户102户,可实现户年均增收3000余元及村集体经济年增收5万元。三是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投资3000余万元,在9个贫困村建设3000千瓦的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可带动全镇贫困户442户年均增收3000元,各贫困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5万元。2017年,濮城镇有3个贫困村退出贫困队列,贫困户95户421人实现了增收脱贫。

描绘生态宜居画卷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要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更加突出了新时代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联系。2017年以来,濮城镇以巩固“省级园林城镇”、创建“国家级园林城镇”为契机,以工业经济发展助推生态宜居建设,一幅描绘大美濮城的画卷迅速铺展开来。

加强环境综合防治。一是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环保工作网格化管理,层层落实责任,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人大监督,环保部门牵头,各部门齐抓共管、全民参与”的环保工作格局。二是加大对“散乱污”企业的排查、拆除力度,投入资金180万元,出动机械120余台次、人力600余人次,强力拆除“散乱污”企业100余个。三是投资约140万元,做好了夏秋两季秸秆禁烧工作。全镇全年没有发生一起被上级追责的焚烧事件。四是投资约400万元,切实做好“双替代”工作,全镇已有25个行政村完成了“双替代”任务。五是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建立健全了镇、村两级河长制管理机制,镇域23处沟渠、河道均明确了科级干部、村级干部两级河长。2017年,濮城镇共整治河流17条60公里,清理淤泥、弃渣等60余万立方米,清理河道内林木1万余株;依法拆除河道周边畜禽养殖场4处;封堵排水口5处,为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濮城、经济强镇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规范环卫清扫保洁。组建了150人的镇城区、产业集聚区专业环卫清洁队伍,为每个行政村配备了2~3名保洁员,坚持“早晨一次清扫,上午、下午两次保洁”,加强对康洁公司的监督,对沿街卫生死角和各村“脏乱差”现象进行彻底治理。投资300余万元,重点打造了15个重点村的环境综合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购置垃圾车80余辆,配备垃圾桶、垃圾屋500余个。51个行政村实现了垃圾集中处理,12个行政村实现了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55%。投资180万元,做好每个村的卫生保洁工作,在全县清洁家园活动中荣获一等奖,获得县政府奖金50万元。

改善生态宜居环境。投资260万元,完成葛彭路清障工作;投资210万元,完成阳晨路、青年路、Y072,以及苏庄村和老城区太阳能路灯安装;投资70万元,完成玉东村、城角村农村道路改造2公里;投资70万元,完成阳晨路、青年路、Y028道路路灯安装;投资70万元,完成军寨小学至濮州路、城角村、玉张东村、东街至叶庄等道路;投资20万元,完成南关村、西街村、毛营村户户通工程1200平方米。为11个精品村和4个示范村硬化道路60.25公里,安装路灯754盏,新建健身文化广场4个、文化墙1850平方米,栽植树木17320株,新增绿地面积8320平方米。先后投资6118万元,实施城区主干道绿化及管网等配套设施改造提升、垃圾站点新建及保洁清运车配备工作。投资300万元,完成了兴濮路中段带状休闲公园建设;城区绿化面积239公顷,绿地率达45%,人均公共绿地3.5平方米,为建设宜居、宜业美丽濮城提供了绿色支撑。

培育文明道德新风

在创建“全国文明村镇”的过程中,濮城镇大力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传统文化,推动全民参与,处处呈现一派文明新风,群众生活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一是加强阵地建设。持续完善精神文明活动阵地建设,投资600万元,新建及扩建高标准村级活动场所11处,修缮15处,建设农家书屋51个。成立村乐队、锣鼓队、健身队等47支,并多次在市、县文体比赛中获奖。2017年,开展各类培训33批次,培训村级文艺骨干950余人次,全镇文化宣传协管员已达117人。

二是举行文体活动。积极普及群众性文艺健身活动,先后举行了“五一”千人长跑比赛、第二届兰亭雅集展暨李松晨书画展、庆“七一”合唱、好声音歌唱大赛、迎国庆广场舞大赛、全民健身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基层群众文体活动,参与群众4300余人次,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开展精准扶贫文艺巡演、大平调《李大婶脱贫记》等文艺下乡活动10余次。

三是开展文明评选。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个人)”、道德模范评选及“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征集活动,引导群众传承传统美德,以家庭的“小气候”温润社会的“大气候”。已评选出“星级文明户”593户、“好婆婆”184名、“好媳妇”210名,进一步激发了群众向真、向善、向美的热情,助力新时代乡村振兴。目前,濮城镇已有1个村被评为“省级文明村”,2个村被评为“市级文明村”,3个村被评为“县级文明村”。

王义 王献伟

2018-06-24 ——范县濮城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纪实 1 1 濮阳日报 c16602.html 1 让群众生活更美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