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此外,我市还积极把森林“搬”进城市。按照群众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标准,我市新建和改造提升郊野公园16个,因地制宜建设小游园和街头公园90个。同时,我市通过拆迁补绿、见缝插绿、拆墙透绿等方式,大力实施城市慢行道、新建停车场、办公院所、居民社区等全方位增绿工程。目前,市城区新增绿化面积1.4万余亩,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1.36%。
以村为点建绿洲
不但要让森林围城、进城,还要让森林下乡、进村。
近年来,我市加快推进绿美乡村建设,把城市绿化理念延伸到乡村,对1500个村庄进行了绿化提升,全市村庄绿化覆盖率达35.43%,并培育了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村、清丰县大屯乡贺庄村等145个各具特色的绿化典型村庄,绘就了一幅幅林茂粮丰、人林共荣的优美画卷。
此外,我市还积极实施路沟河渠绿化工程,着力消除农田林网空档,并依托高标准粮田、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项目,实施田、水、路、林综合治理工程,织就了一片片高标准林网。
截至目前,我市完成农田防护林119万余亩,更新农田防护林50万余亩,形成了和谐秀美的田园景观。
以黄河故道为带建绿屏
“出门一身土,说话一嘴沙”,生活在我市黄河故道地区的群众曾深受风沙之苦。如今,这种情况已一去不复返。
自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启动以来,我市在黄河故道大力开展防沙治沙工作,推进农田林网、国家储备林基地、经济林基地建设,建设了总面积达2万亩的濮上生态园区、清丰阳子国家生态公园(试点)、南乐黄河故道国家生态公园等,在黄河故道上筑起了一道“绿色长城”。
同时,我市还打造了清丰县大屯万相红梨现代农业示范园、南乐县西邵古杏园等一大批经济林基地,成功走出一条生态环境优良、产业快速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现代林业发展之路。
伴随着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铿锵步履,如今的龙都大地愈发葱郁、生机盎然,这座城市正重现古诗中的意境,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正在畅享绿色红利。
“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永远没有休止符,大美龙都的图景将继续展开。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在生态建设壮丽征程上昂首奋进。”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