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课堂内外

确山打铁花

市实验小学四年级(13)班 李赏

那天晚上,我们全家人一起去水秀国际大剧院观看确山打铁花表演。爸爸说:“确山打铁花是流传于豫晋地区民间的传统焰火,发源于北宋时期,鼎盛于明清时期,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确山打铁花原是老乐山炼丹道士与民间金、银、铜、铁、锡五门工匠每年春节共同祭祀太上老君祖师爷而举行的一种祭祀仪式,后经流传千年,又增加了鞭炮、烟花,还把耍龙灯、打铜器、游社火等都吸收进去,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表演风格。目前,确山打铁花是豫晋地区仅存的大型民间传统焰火,素有“民间焰火之最”“中原文化奇葩”“中华第一铁花”的美誉。2008年,确山打铁花被国务院和文化部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刚进水秀国际大剧院大门,我就被十几座化铁炉里的熊熊火焰吸引住了,现场围满了人,可见群情振奋,人人都在翘首以待。这时,主持人开始报幕,第一个节目是《孔雀开屏》,话音刚落,天空中就出现了一片色彩绚丽的火花,仿佛美丽的孔雀羽毛一样流光溢彩,美丽极了。接下来,好戏连台,节目一个比一个精彩,一个比一个惊艳。闻古乐齐鸣,十几座化铁炉火光冲天。打铁花艺人赤膊上阵,舞动着千余摄氏度高温的铁汁自如穿梭,铁花纷飞,金光银光比美,令人目不暇接。别说我们小孩子了,就是大人也稀罕得不得了,不停地发出喝彩叫好声。

火树银花不夜天,兄弟姐妹舞翩跹。在这样的夜晚,聆听汗水滴落一千六百摄氏度铁水的妙响,感受亿万花火划过天际的震撼,体验漫天星辰触手可及的绚烂,眼遇流星铁花不夜天的炫彩,真是人生一大快事。在欣赏中,我懂得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弥足珍贵。

辅导教师 张金香

2018-09-03 市实验小学四年级(13)班 李赏 1 1 濮阳日报 c21216.html 1 确山打铁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