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墙红瓦屹然挺立,鲜红党徽熠熠生辉,专属编号映入眼帘,“凤台”标识整齐划一,房间走廊宽敞明亮,服务大厅人来人往,各处农村党群综合服务中心在相似中彰显特色,在沉稳中凸显灵动,在庄严中附带祥和。这是近日记者在台前县走访多个党群综合服务中心的直观感受。
近年来,台前县实施“党建+标准化”工程,以标准化引领基层党建基本阵地提档升级、基本制度规范完善、基本队伍优质发展、基本活动深化拓展,实现了基层党建工作做有标尺、干有方向、质有提升。
活动阵地标准化,平台功能由“单一”向“多元”升级
“以前看地图,一条条黑色线条串联各村。现在看地图,最醒目的是3条红色线路贯穿全境,线路两侧点状罗列着密密麻麻的红点,颇有‘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9月7日,该县县委组织部负责人指着墙上的台前县行政地图比画着。
地图上的红点就是标准化建设的农村党群综合服务中心。2016年以来,该县引入ISO质量标准体系理念,按照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筑风格、统一服务标识、统一编排序号、统一配置办公设施、统一安装光伏设施等“六统一”标准,打造了101个党群综合服务中心。同时,该县整合引入了基层党建、党风廉政、综合治理、文化教育、健身娱乐、卫生医疗、电商、超市、金融、通信等10项服务内容,捆绑了34个县直单位的132项服务项目。
如今,党群综合服务中心已成为集党员活动、议事协调、便民服务、文化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红色地标”。“现在在俺村,没有比村室更好找的了。大老远就能看到一座小白楼,一看有党徽、党旗,就是村室了。”9月8日,正在广场纳凉的侯庙镇许集村村民郭春杰笑着说。
运行机制模板化,组织建设由“随性”向“规范”转变
“以前总觉得村党支部书记抓党建这个活儿,咋也不能比考学难啊。可真正走上村党支部书记岗位后,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不知道具体抓什么、从哪儿下手。”9月8日,孙口镇东官路村党支部书记岳才通提及刚入职时的焦虑和窘迫,仍然感慨不已。
如今,这种情况已一去不复返,因为岳才通有了“法宝”。这个“法宝”就是农村党组织“五化”建设模板,其中详细记载了支部设置标准化、组织生活正常化、管理服务精细化、工作制度体系化、阵地建设规范化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和实施步骤。用岳才通的话说:“这个模板真不孬,只要识字,一看就会,一干就成,哪怕第一天当村党支部书记也会操作。”
这样的感受和体会,也道出了台前县人民法院党务干部王勇的心声。(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