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金堤

狼的故事

□ 范少珍

父亲有个同事是汽车司机,下班时扛了一匹狼回来。这匹狼是他用汽车轧死的。父亲告诉我,当时那匹狼躺在树林中的运输便道边睡觉,司机下班开车回驻地,见状就加大马力开了过去。

那位司机把狼扔到地上,叫来几位工友,剥狼皮,割狼头,然后把肉分割成一块一块的,分给驻地带家属的工友。因为带家属的工友都有炉灶及锅碗瓢盆,煮起来方便,煮好后大家一起吃。过去有什么好吃的,都是这样的。分完狼肉,两个工人把狼头就近埋在了驻地旁边。我在现场目睹了全过程。

当时,父亲在东北铁路工程局工作,我和妹妹随母亲住在父亲工作的驻地。这个驻地位于大兴安岭地区,森林茂密,树木繁多,驻地房子都是用原木搭建的,连树皮都没剥掉,真正的原生态。

到了晚上,突然被一阵阵声音吵醒,迷迷糊糊听到有什么东西在抓挠木屋房门和外墙,还伴随着一阵阵狼嚎声,由远到近,此起彼伏。我被吓坏了,看见木门用饭桌顶着,父母手里拿着铁锹和扁担严阵以待。他们告诉我,狼来了,还是一群。狼在外面抓一阵、嚎一阵、休息一阵,然后继续,再抓一阵、嚎一阵、休息一阵。我们一家人不敢睡觉,不敢出大气,战战兢兢一直熬到天亮,狼终于走了。出门一看,原木墙和木门被抓得伤痕累累,树皮与木屑掉了一地。原以为就我们一家,一看,家家如此。

本以为此事到此为止,没想到第二天晚上狼又来了。一样的故事,一样的剧情。

大家很紧张,也明白为什么,因为狼每次来,都是在埋着狼头的地方聚集并嚎叫,然后继续来抓挠木屋。天一亮,几个工人默默地把狼头重新挖出来,用白布包好,用柳条筐抬着,抬到一个很远的地方,深埋厚葬。从此未见狼来,相安无事。

我问父亲,那个叔叔为啥要把狼轧死?父亲说,狼吃人。我说狼不是在睡觉吗?父亲说,它万一是在装睡呢,等人走到跟前把人吃了怎么办?我说那个叔叔不是开着车吗,狼怎么能吃得了他?父亲没回答,我也不再问。我满脑子都是剥狼皮和割狼头的血腥场面,满耳朵都是此起彼伏的狼嚎声和狼抓木屋的声音。

其实我一点儿都不喜欢狼。不管是现实生活中的传说,还是小人书里的描绘,狼总是和凶狠、残忍等联系在一起。但我那天不管大人怎样解释,又怎样劝说,我就是坚决不吃狼肉。理由是,那匹狼不该死。它在睡觉,并没危害到人的安全,为什么要用汽车轧死它,为什么不让它活下去,好可怜啊!我恨那个司机,也恨那些吃狼肉的人,自己一个人在一旁悄悄掉眼泪。

此事过去几十年了,但我总也忘不掉那天割狼头时血淋淋的场面,忘不掉那些狼嚎叫的声音,忘不掉狼拼命抓门的声音。几十年来,我对此事的认识,也由当年朴素的善良之心上升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高度。

我想到上世纪初,美国总统罗斯福认为凯巴伯森林4000只鹿太少,便下令由政府雇猎人用25年时间猎杀了数千只狼。鹿很快增加到10多万只,吃光了灌木丛和大小树木的皮,以及一切能吃的植物,凯巴伯森林中的绿色植被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到1942年,10多万只鹿最终因饥饿和疾病流行,只剩下不到8000只病鹿在苟延残喘。想到上世纪30年代,我国某地引进水葫芦。水葫芦虽为绿化水面、提供猪饲料做出过贡献,但由于它生长速度快,消除很难,结果堵塞河道,影响鱼类生长,最终成为“生态癌症”。想到上世纪50年代,我国把麻雀作为“四害”来消灭。在麻雀被大量捕杀之后,虫子大量繁殖起来,几年之后虫灾暴发,导致农田绝收的惨痛后果。这些举不胜举的例子说明,是人类违背生态平衡给自己带来的灾难。

为此我想到,在我们这个世界,在生态平衡这个舞台上,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使命任务,既需要鹿,也需要狼。人类可以不与狼共舞,但可以与狼共存。

2018-09-11 □ 范少珍 1 1 濮阳日报 c21611.html 1 狼的故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