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作物施用有机肥的黄金时间。有机肥不但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的保肥供肥,对作物增产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有机肥成分复杂,农户在施用时应掌握要领并合理搭配使用。
有机肥应充分腐熟后施用 未经发酵腐熟的动物粪便及人粪尿直接施入土壤后,经微生物分解发酵后会产生氨气,容易引起作物烧根、中毒,因此应将其充分发酵腐熟后施用,提倡在田边地头建贮粪池进行发酵,或将堆肥堆积加水湿润,用泥土封住,使发酵温度达到35℃至40℃,25至30天即可发酵完毕。
有机肥施入方法要得当 旱土作物施用有机肥时,如果直接将有机肥施入行间或作物根部附近,因土壤持水量小,根系接触肥堆后,会引起作物生理失水,形成反渗透,造成作物生长不良、萎蔫甚至失水死苗。正确的做法是将有机肥均匀拌于土壤中,使有机肥与土壤融为一体。作物生长期施用有机肥时,应开沟条施或穴施,施后覆土,切记不可撒于地面。
有机肥不宜晒干施用 一些农户习惯将有机肥如猪、牛栏粪肥等在太阳下晒干,或者施于旱土作物表土,这样做的结果是有机肥经日晒雨淋后,其中的氮素挥发损失,速效磷、钾也会流失大半,因此应采用堆积腐熟的方式施入。
有机肥应合理搭配施用 秸秆、猪牛栏粪肥、绿肥等有机肥中,纤维素(即碳素)含量多,氮素含量少,如果施用量过大,会引起作物前期缺氮或僵苗不发,所以秸秆还田时必须配施碳铵以补充氮素。另外,作物施用有机肥并不是越多越好,一般每亩施栏肥或绿肥1000至1500公斤为宜,施用时可加入适量碳铵或尿素,以调节碳氮比,防止出现微生物与作物争氮的现象。 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