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法治周刊

南乐县人民法院六举措亮剑“基本解决执行难”

本报讯 近日,一起交通肇事案的被执行人闫某和申请人田某在南乐县人民法院执行干警的努力下,就赔偿款数额达成一致,田某领到了9万元执行款,10年的“拉锯战”终于得到解决。

今年是“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决胜之年,为确保如期打赢这场硬仗,南乐县人民法院严格按照中央和上级法院的部署,不断加大执行工作力度,六项措施齐头并进,“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截至8月底,该院共受理执行案件1595件,同比上升33.5%,已执结1406件,结案率88.15%。其中,首次申请执行案件实际执结率47.01%,实际执行到位金额3023.6万元。

一是加强领导。该院党组把“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院长带头抓、常务副院长直接抓、执行局局长具体抓。一把手坚持部署重要工作、过问重大问题、协调重点环节、督办重点案件、督察落实情况,提振了执行干警的士气。该院强调树立全院一盘棋思想,统筹立案、审判、执行、综合各部门力量,精心谋划、多方发力,共同破解执行难。对外,充分发挥一把手协调作用,在县委统一领导下,协调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参与,并监督、支持法院依法解决执行难题。

二是配齐配强力量。该院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今年3月份,新招录10名政府购岗辅警人员,分配到院执行局协助执行工作。执行过程中,辅警人员着统一制服,佩戴单警装备,对老赖起到了震慑和警示的作用。5月份,在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该院新增5名大学生公益性岗位,安置在执行指挥中心,负责案件节点流程管理、案件报结、卷宗扫描等综合性工作,执行工作效率进一步得到提高。目前,该院执行局共有干警35名,其中正式干警17名(员额法官3名)、执行辅助人员18名,平均年龄28岁,队伍力量强大,有效保障了执行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是推进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是破局解困、促进执行工作提质增效的必由之路。该院实行执行案件网上办理制度,所有执行案件收案后必须录入案件流程管理系统,坚决避免体外循环案件发生,所有节点均纳入节点管理系统,做到“全程监控、全程留痕”,促进执行规范化建设。充分运用网络查控体系,不断强化“点对点、总对总”查控机制的使用,收案后5日内即可完成对银行存款、房地产、车辆、第三方支付平台资金等财产的集中查控,提高了执行效率,节约了司法成本。稳步推进司法“网拍”工作,充分利用网络平台“零佣金、全透明、广覆盖”的优势,对涉诉财产进行网上“阳光拍卖”,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当事人权益。

四是狠抓规范化建设。该院强化执行信息公开,对执行程序中的财产调查、控制、处分和分配等重要环节、重点事项和重大进展,及时告知当事人,依法保障当事人知情权。加大督查工作力度,依托执行案件信息管理平台,将长期未结执行积案、涉执行信访案件纳入督查室重点督查范围,坚持每季度通报一次,对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乱执行等现象及时警示、督促整改,切实增强执行法官的责任心。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对社会关注的重大疑难复杂执行案件,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两委”成员及群众代表见证执行,既增进公众对执行工作的理解,又依法监督司法活动,提升了司法公信力。

五是推进体制机制改革。该院大力推进审执分离改革,以员额法官为核心成立执行裁决组,负责作出查封、扣押、冻结等裁定;以执行干警为核心成立执行外勤小组,负责执行文书送达、被执行人拘传等实施类工作,消除了当事人诟病的“自裁自执”问题,提升了司法公信力。完善立审执协调机制,加强立案、审判、执行各环节的工作衔接,实行执行风险提前告知制度,鼓励当事人及时申请诉前、诉中保全,提高财产保全的适用率。探索执行转破产机制。积极推动执行程序中资不抵债的“僵尸企业”依法破产,消化滞留在执行程序的无财产案件,如涉金地宝系列案件,目前已采取由债权人申请破产的方式推动移送破产审查。

六是强化失信行为惩戒。该院充分运用拘留、罚款等制裁手段提高威慑力。今年年初以来,该院共对154名拒不履行、拒不申报财产的被执行人处以司法拘留,强制措施实施以后,案件执行成功率大幅度提升。强化失信曝光惩戒,通过平安河南濮阳站官方微信公众号推送、商业区大型LED电子屏滚动播放、召开新闻发布会等方式,发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1775人次,使其在投资、高消费、乘坐高铁飞机、出境等方面受到限制。重点抓好打击拒执罪,对有能力履行却以各种形式抗拒执行、规避执行的被执行人,积极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或引导申请人进行刑事自诉。截至目前,该院共审结抗拒执行、拒不执行犯罪案件17件17人,其中判决10件10人。(姚沛涛)

2018-09-25 1 1 濮阳日报 c22342.html 1 南乐县人民法院六举措亮剑“基本解决执行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