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集体怎么发展,总不能全部依靠政府支持吧?即便是政府支持,也只能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诸多问题。”9月28日,市人大代表、南乐县城关镇西街关村党支部书记常更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确实让人兴奋。但从全国来看,包括过去和现在,富裕的村庄都有自己的集体经济。每家只忙自家的事儿,各自为政,无法拧成一股绳,怎么能富裕呢?”常更立说道,没有丰富的物质基础作保障,就没有资格谈乡村振兴。
常更立认为应该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来抓,他说:“村集体没有经济实力,就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心中想办的实事、好事,很难得到有效实施。发展壮大村级经济实力,是村级组织建设的重要一环,是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
关于如何做大村集体经济“蛋糕”,常更立建议,要先选好村级班子,尤其要选准村里的一把手,让村里的能人去尽心尽力谋划经济项目。他表示,较之农民而言,企业家在项目建设和集体经济发展上有着更宽阔的视野和更完善的思路,若能吸引一批有责任、有担当的企业家加入,将会促进村企共建格局的形成。他说:“以工业反哺农业,村庄就更容易有项目、有产业,进而形成自己的集体经济,强化‘造血功能’,为乡村振兴提供物质保障。”
本报记者 王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