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版

(上接第一版)抓好重点项目建设,难就难在征地拆迁。该办党工委书记郑广田激励干部说:“这是一次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一次考验我们党员干部工作作风的机会,一次衡量我们敢不敢担当有没有奉献精神的机会。”因此,昌湖办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五个一”工作方法。

一是一个目标。作为园区唯一的办事处,昌湖办各项工作的开展都紧紧围绕服务园区重点项目和支持重点项目建设进行,一切工作的重心都要紧紧围绕征地拆迁这条主线。二是一个理念。以人为本,以人民群众利益为第一要义。昌湖办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观点上、方法上想问题和办事情,经常运用逆向思维、换位思考等办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推进工作;昌湖办将其作为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根本点,始终坚守这个政治定位,绷紧这根弦不能有丝毫偏废。三是一个标准。在征地拆迁赔偿过程中,始终严格坚持执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四是一套人马。组建重点项目建设指挥部,明确科级干部专门负责,抽调精干力量吃住在工地现场,专职负责项目建设服务工作。五是一套机制。提前介入,及早谋划,深入分析预判征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进行分类梳理汇总,制订台账和方案,做到精准发力、有的放矢;建立了项目推进每周一例会和每日早餐会制度,研究解决工程清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会商研判项目清障中的重点和难点,研究问题症结,制订解决方案;创建了专门的微信平台,每日一汇报、每周一通报,重要问题随时发现、随时交办、随时解决,确保了问题的动态解决;实行联动机制,使“人人争当项目先锋”成为昌湖办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重点项目建设突飞猛进,势如破竹。

坚持不忘初心,从严治党,切实夯实基层党建

做好昌湖办的工作,主要在党委,关键在干部。昌湖办党工委坚定不移地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始终坚持把党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聚精会神抓党建,一心一意谋发展,从而形成了全办以党建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的新局面。

打造“好班子”,增强“领导核心”。近年来,昌湖办党工委以创建人民群众满意的领导班子为目标,着力打造团结型、务实型、勤政型、服务型的领导班子。2013年,办事处筹备组刚刚成立,没有现成的办公场所,办公、开会均是临时借用其他单位场所,早晚安排工作是在中原油田马寨矿的篮球场。在这种无办公场所,42名干部职工来自2个县区4个乡镇办,时间短、缺乏凝聚力,互不熟悉、人心散,不好管理的情况下,该办党工委从抓班子开始,在短时间内做到了团结一致、思想一致、目标一致。通过实行党政办公周例会、民主生活会制度,及时解决思想问题,促进该办党工委班子成员之间的沟通协作和各项工作的落实。同时,进一步健全党政班子联席会议制度、党政班子成员每周工作通报制度、党政负责人督办重点工作、联系重点项目、骨干企业等相关制度,在全办营造了时不我待、积极争先的浓厚工作氛围。

培育“好队伍”,锻强“战斗堡垒”。党员队伍是决胜一切的战斗基础。昌湖办采取“两推一选”的方式,严格程序,稳妥推进,圆满完成全办23个行政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通过换届,解决了一批软弱涣散村级组织的老大难问题;化解了一批常年上访的遗留问题;一批群众基础好、村内威信高的老干部连选连任;一批有知识、有能力、年富力强的同志被选进村“两委”班子,为村级班子增添了新的血液和活力,为今后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组织基础、干部基础、群众基础。探索建立了“在工作中发现、在工作中培养、在工作中锻炼,靠工作实绩检验”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大胆创新绩效考核、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制度,旗帜鲜明地支持干事者、褒奖担当者、保护过失者、淘汰无为者,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正能量。

建全“好机制”,筑强“钢铁纪律”。昌湖办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加强党工委班子自身建设,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章理事,按章办事”“人管人不好管,要靠制度管人”“小事讲风格,大事讲原则”。昌湖办成立之初,就制订了一系列工作制度,并在之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依据对村干部的考核,激发了村“两委”成员的干劲和活力,西七保寨村不等不靠,在2017年区办投资200万元改善村内道路和排水的基础上,今年又多方筹资新修建下水道500余米,整修了村室;大口寨村投资40余万元修建文化广场;栾昌湖村为解决村民用气问题,每户补贴300元。财务问题是农村工作的热点、焦点问题,该办每年下拨补偿款上亿元,管好资金就是保障了群众的最大利益。该办成立了三资管理办公室,所有的补偿资金、办公经费、补贴资金均直接兑付到群众的银行账户。5年来,该办数亿元资金的发放无一差错,也没有发生一起贪污、挪用案件。在严格的制度管理下,群众多了放心、多了信任,干部得到了好名声、得了一身清白,办事处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赢得了群众的拥护。

成绩斐然,赢得群众的掌声一片。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千好万好,不如群众说好。5年来,无论是项目进地,还是民生工程;无论是基础条件改善,还是精神文明建设;无论是扫黑除恶的初战告捷,还是蓝天保卫战的胜利,昌湖办一个都没落下。5年来,昌湖办先后荣获“全省环保法律法规深入城乡居民户大宣传暨大气污染源普查整治专项行动先进单位”“全省先进基层党校”“市级‘五好’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市级‘平安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单位”“专项整治‘百日会战’行动先进集体”“十九大期间全市稳定安全信访工作表现突出集体”“2017年度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单位”等多项称号,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归属感、家园感逐年提升。

坚持不忘初心,整治环境,构建宜业宜居家园

项目进驻了,怎样搞好配套服务?经济发展了,如何让群众生活得更便利、更舒心?

昌湖办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引领,始终统筹城乡发展,全力打造“生态宜居,活力四射”的新昌湖。该办紧抓棚户区改造政策机遇,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项目,目前棚户区改造一期项目全部封顶,正在进行小区绿化和配套建设,很快即可动迁入住。深化推进土地确权和股份制改革,高标准建设美丽乡村,城乡均衡化进程不断加快。

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城乡环境持续改善。为建设美丽乡村,昌湖办每年出资300万元为23个村配备村级保洁员126名,建立长效保洁机制,组建了垃圾清运队,负责23个村的垃圾清运。对建成道路成立了82人组成的环卫队,实行全天候保洁。铁腕治污,对辖区内“散乱污”企业进行整治,组织开展环保大排查大巡防活动,对排查出的25家疑似“散乱污”企业,拆除8家,整改提升15家,清改1家,报备1家。加大日常监管力度,保持严厉打击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高压态势,巩固和扩大“散乱污”企业整治成果,防治“散乱污”企业死灰复燃。

坚持不忘初心,民字点睛,共建共享更促和谐

“民生是最大的公务,也是最重的政务。”昌湖办主任张学坤如是说。近年来,昌湖办坚持把关注民生、维护民利,突出重要位置,紧紧抓在手上。特别是从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入手,解难题、办实事的热情空前高涨,就业、社保、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昌湖办不仅经济数据光鲜亮丽,民生答卷更是精彩生动。

做好各村基础设施的提升改造工作。昌湖办投资700万元,为泘沱、枣科、西七保寨、东七保寨、湖夹寨、栾昌湖、马头7个村修建了排水设施,共修整道路32417平方米,修建下水道6139米;投资1200万元,修建了多条村级道路;投资1000余万元改造了泘沱小学、韩昌湖小学的教育用房;投资50万元为全办所有的学校安装了空调;投资100余万元对学校进行了绿化提升;投资400万元为大河寨、湖夹寨、吴家、吴拐、荣村、枣科、马头7个村实施了自来水工程,解决了1.5万余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投资220万元改善群众清洁取暖,发放空调补贴25万余元,发放天然气灶619台、电暖气376台、电磁炉376台,回收散煤800余吨,替代洁净型煤800余吨;免费开展预防出生缺陷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免费做“两癌筛查”1万余人次。

昌湖办党工委积极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共向工业园区扫黑除恶办公室提供线索20余条,配合公安机关端掉恶势力犯罪团伙2个,抓获涉黑恶犯罪嫌疑人15名,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优化了投资环境。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发展中的昌湖办正日益彰显其独特的魅力。俯瞰过去,盈枝的硕果,让我们自豪无比;眺望未来,拼搏的足音,让我们激情无限!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发展的新任务和人民的新期待,昌湖办将紧紧依靠全办干部群众,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澎湃的激情,谱写绚烂的华章,为濮阳更加出彩增添园区亮丽的色彩。

雷吉显 王献伟 文/图

2018-10-09 1 1 濮阳日报 c22888.html 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