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刘万华 黄德锋
近日,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南省教育厅印发关于表彰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我市有3所学校荣获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华龙区高中榜上有名。
近年来,华龙区高中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教育视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认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与时俱进、超越自我”的办学理念,树立了“立足现有学生、发现学生潜质,制订个性方案、挖掘学生潜能,利用优秀师资、精心细致培养,促进学生成长、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形成了以“相同的起点比终点,相同的终点看起点”的多元化评价机制,实现了“精细管理,低进高出”的特色办学之路。
创新管理体制
营造良好竞争氛围
该校以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明确责任、转变职能,理顺关系、激发活力,探索新路子、实现新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
创新领导方式,实施精细化管理。在领导班子建设上,该校坚持“勤学习、下一线、抓落实、重反馈、常反思、强协作”的“18字”工作方针,建立了年级横向管理和各职能处室纵向管理的有机管理体系。
创新年级管理,实施年级管理组负责制。该校规定1名副校长和2名主任组成年级管理组。年级管理组全权负责年级内班主任的任用、教师的安排、教学活动的组织等事务。副校长深入年级和教学一线,管理重心下移,责任下压,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年级之间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竞争局面,班级内部形成了讲团结、重师德、看能力、比成绩的良好氛围,确保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
创新工作制度,教育教学工作有序开展。该校坚持领导班子成员“三联系”工作制,即校长联系教研组、教师联系学生、党员联系非党员职工,按照“摸清底子、搞好服务、解决困难、促进成长”的工作原则,强力推进学科组建设和素质教育;建立、完善了年级和处室工作行为规范、行政值班制、教师坐班制、班主任和教学常规考核办法等,促进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创新师资培训
推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该校按照“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专家型教师”专业化成长阶梯,通过多种培训方式,全面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
培养青年教师,促进其可持续发展。该校确定了青年教师“135”成长目标,即1年合格、3年胜任、5年成为骨干;实施导师制和“一帮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开展师带徒、徒促师、互帮互学活动;举办教师基本功大赛、“青蓝杯”优质课大赛,开展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示范课展示活动等,促进青年教师由合格教师向骨干教师转化。
多渠道培训教师,提升其专业技术水平。2007年,该校与河南大学合作,推荐50名骨干教师参加河南大学研究生课程班;以“走出去,请进来”为立足点,与衡水中学、郸城一高等名校开展体验式拓展、基地观摩与考察、听评课等活动,多渠道培训教师;组织教师分批参加省培计划、新课程教师培训、继续教育培训、新进教师岗位培训等,全方位、多渠道提升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
建立工作室,提升师生综合素质。该校从2008年起建立了多个名师工作室和功能完备的多功能工作室。这些工作室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开展不同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以此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每学期研究1个校本教研课题,每周日下午面向全体学生举办名师讲坛,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发挥外教作用,开拓师生国际视野。该校从2007年开始聘请外教,强化对英语教师的培训和对学生口语的培训,师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得到大大提升,国际视野实现了全面拓展,综合能力不断增强。
创新课堂教学
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课堂是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的落脚点。该校全面实行精细化管理工程,以学科组建设为抓手,倾力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教学管理精细化,落实教学常规。该校在课堂管理、作业布置、自习课管理等方面实行精细化管理。把控课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状态,时刻让学生充满激情地参与课堂学习;作业内容布置精细又各具特点,作业批改细致到位;分解自习课,保证每科作业时间精细化,落实教学常规。
实施学科组建设,打造高效课堂。该校实行校长承包学科组制和“每天一小备、每周一大备”的学科组集体备课制,倾力打造精品课堂,推进“自主、合作、展示、点拨、巩固”五步课堂教学模式和“明确目标、自学领会、诱思探究、反馈提高”四步教学法。该校实行教学案一体化,以教学内容呈现、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方式“三大转变”为重点,力求实现课堂效果最大化。
教师以研促学,促进教学改革。该校规定每名教师每学年须写出有关教学反思、学法指导、教书育人和教学相长等4篇文章,学校选择优秀文章进行出版,有效促进教师学思并进。该校还积极举办名师讲坛、专家报告会,开展优秀案例研讨、推门听课、集体听评课、教学反思等校本教研活动,以教研带动教学改革。
督导发现问题,限期高效解决。该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督查组。处室人员每周末上报个人工作日志,详细记载本周工作完成情况及下周工作计划措施。督导组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督查,及时发现问题,落实责任,限期高效解决。
(下转第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