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35所获悉,该所11月27日发布了新型探地雷达鹰眼-A。这是我国首个全阵列式三维体制的探地雷达,标志着我国无损探地技术完成了从二维到三维的跨越;同时该产品实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地下异常体识别领域的应用,管线智能检测正确率超过90%。
随着管线和路面老化,城市地下空间安全问题日益凸现,潜藏着路面塌陷、燃气管线泄漏等危险。数据显示,今年7月至10月底,国内共发生地下管线事故160余起、路面塌陷事故60余起,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据了解,鹰眼-A能够透视城市地下多材质市政管线、油气管线信息,以及城市道路空洞、疏松、富水等土体病害信息。可以实现地下6米内三维数据的采集与存储、厘米量级的探测间隔和毫米级大地坐标测量。
项目负责人张鹏介绍,鹰眼-A真正实现了阵列式探测。其采用多发多收工作体制,多部发射机顺序发射超宽带电磁脉冲,多部接收机同步接收,结合阵列信号处理技术,与传统产品只能在运动方向形成测线相比,该产品在雷达运动过程中可同时形成平行和垂直于运动方向的多条测线,实现对地下三维信息的实时采集。
同时,该系列产品加载了人工智能处理系统,能够自主检测、识别并标记多类地下异常信息,完成地下管线、道路土体病害等信息的解释,并即时生成通用结果,可大大缩减人工数据分析工作量,提高数据解释效率和准确度。
据2018年11月28日《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