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县乡瞭望

范县濮城镇:抓好党建促脱贫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10月31日,濮城镇基层党建逐村观摩活动。

濮城镇吴庄村双孢菇大棚正在紧张有序建设。

本报讯 近日,笔者获悉,近年来,濮城镇党委始终坚持“党委扛主责,书记挑担子”,坚持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把村党支部建成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2018年,濮城镇51个行政村顺利完成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镇党委及时组织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任前任后警示教育和基层党建、脱贫攻坚工作等政策培训,组织新一届村党支部书记赴淅川、泌阳、盱眙等地学习考察产业发展,开展基层党建“逐村观摩,全镇提升”活动,认真开展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工作,坚持班子成员利用党建综合视讯平台为全镇农村党员上党课。目前,濮城镇51个行政村的新一届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带富能力明显提高,全镇脱贫攻坚产业扶贫工作迈入了快车道。

五零村新任村党支部书记李永光,带领本村“两委”成员率先在全镇开展了双孢菇产业扶贫建设项目,全村建设双孢菇大棚21座。截至11月底,已有19座大棚进入销售旺季,日均产菇2000余公斤,累计销售双孢菇已逾60万元。

陈庄村陈章建主动放弃一直在新疆从事的玻璃丝棉生意,回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今年秋收前,陈章建积极响应濮城镇党委、镇政府“村村有产业,户户能增收”“寸土生寸金”的号召,经过多方调研,与村“两委”其他成员反复商议后决心发展桑蚕种植养殖产业。目前,陈庄村已成立范县志通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动70户群众集资入股,每股500元。流转土地面积215亩,种植无籽大十、白珍珠、四季果桑等桑树苗。明年春天,桑叶长成,合作社将建设10座大棚,6月份开始养蚕,到2020年桑葚就可摘果销售。届时,入股的群众将有土地流转收益、股份分红、平时打工收益3份收入。该村集体拿出2万元入股,使今后村集体收入有了保障。为帮助贫困户,陈庄村决定为5户贫困户办理免费入股(每户2股共1000元),使这些贫困户每年可以获得股份分红、打工收益,确保贫困户如期实现脱贫致富。

南关村新任村党支部书记范章印,借助县、镇两级大力发展产业扶贫的有利时机和优惠政策,组织村“两委”成员、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外出考察学习食用菌种植,成立了润祺农民专业合作社,动员群众流转土地面积70亩,自筹资金45万元,发展香菇大棚48座。目前,已建成大棚框架19座,其中9座已完成塑料膜覆盖。

五罗徐村新任村党支部书记王新芳,发动群众以土地或资金入股,成立了聚源农业生产经营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股东涉及村民700余户。村里已流转土地面积70亩发展香菇大棚50座。目前,大棚框架已基本完成,明年将流转土地面积230亩发展丹参、扶苏等中药材种植。

罗楼村党支部书记张建宾,在发展产业扶贫项目中不甘落后,带领新一届村“两委”成员外出考察学经验、结合实际谋发展,确立了发展小龙虾养殖的思路。说干就干,罗楼村成立了濮东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迅速流转全村土地面积445亩,完成开挖边沟、土地平整面积150亩。筹资30余万元,购买虾苗2250公斤,并已全部投放。

于楼村原来是一个后进村,于武刚自从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深入群众开展工作,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流转土地面积20余亩,准备发展香菇大棚20座。目前,大棚框架建设已启动。

吴庄村是濮城镇原来3个软弱涣散村之一。今年换届选举前后,镇党委书记刘灿营挂帅,担任该村整顿工作队队长,通过召开村干部和党员群众座谈会、走访农户等多种方式,摸清了问题症结。镇党委下决心严厉打击村霸,加强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提高了该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吴庄村新一届村党支部书记姜东山带领村“两委”成员迅速厘清发展思路,成立晟平养种植农业合作社,流转土地面积30亩,筹资32万元发展双孢菇产业。目前,双孢菇大棚正在紧张有序建设,预计12月底正式投料生产。

寒冬时节,濮城镇大地上的一座座食用菌大棚、一块块小龙虾养殖水塘,正在描绘着一幅幅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画卷。如今的濮城镇,“一个党支部就是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先锋模范旗帜”的大好局面已然呈现,为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全面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濮城镇党委书记刘灿营表示,濮城镇党委、镇政府将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指示精神,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切实履行好党委抓基层、打基础的政治责任,完善激励机制,创新方式方法,真正为群众选好致富带头人、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强力推进全镇脱贫攻坚工作高质量发展。

(王义 王献伟 文/图)

2018-12-10 1 1 濮阳日报 c26799.html 1 范县濮城镇:抓好党建促脱贫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