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莹 通讯员 高一文) 为拓宽村级后备人选渠道,进一步建强基层骨干队伍,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现乡村振兴,近日,我市在春节期间乡土人才联络回归工作中,紧盯“四个快”“四个点”“四类人”“四类村”,推动各项任务不折不扣落实落地。
紧盯“四个快”,在组织发动上下功夫。市委书记安排部署快动员。1月11日,市委书记宋殿宇在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制述职评议会上,就春节期间乡土人才联络回归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市级领导干部深入乡镇快指导。1月23日,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余广庆带头到台前县夹河乡召开乡土人才座谈会。乡镇党委书记落实工作快行动。目前,全市各乡镇全部召开工作动员会,第一批家信和联络电话已发至在外人员。各级组织部门统筹协调快节奏。市委组织部1月14日下发通知,1月21日制作《春节期间乡土人才联络回归工作调度表》,建立了市、县、乡三级工作微信群。
紧盯“四个点”,在落地见效上下功夫。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紧紧把牢“摸清底、深交心、厘意向、常联系”工作要点,乡镇党委书记牵头建立在外乡土人才联络微信群,乡镇党委副书记牵头建立返乡人才创业工作微信群,村党支部书记牵头建立在外乡土人才和在家直系亲属联系微信群。各乡镇举办“党员主题活动日”联谊会、乡土人才创业任职恳谈会,完善沟通联系长效机制,积极开展亲情乡情联络。
紧盯“四类人”,在精准摸排上下功夫。建立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乡土人才摸排机制,锁定在外创业人员、在外务工人员、离退休人员和在职人员“四类人”,按照个人及亲属信息、在外发展情况、返乡创业任职意愿等17项基本内容,制订专项台账,深入细致进行集中摸排、滚动摸排和重点摸排,建立全市乡土人才大数据库。
紧盯“四类村”,在补短治软上下功夫。聚焦农村基层党建中的短板弱项,将解决问题、破解难题的落脚点前移到乡土人才支撑上,对偏远村、软弱涣散和后进村、建档立卡贫困村、外出人员较多的村重点关注。乡镇党委书记亲自抓,包村干部驻点抓,党员群众齐心抓,实行“一村一册”“一人一表”,建立“拴心留人”的培养扶持机制,引导人才回乡、资金回流、项目回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