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一线来风

我市2019年教育工作会议指出

处理好“十大关系” 推进我市教育工作全面科学发展

本报讯 (记者 翟学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对新的起点,我市2019年教育工作会议指出,做好当前我市教育工作,要正确处理“十大关系”。

第一,正确处理加强党的建设和办好教育的关系。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省委提出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这充分说明了加强党的建设和领导对推动各个阶段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与此相同,办好人民满意、高质量的教育,需要高质量党建作保证。我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必须始终坚持和不断加强党的领导。只有加强和改善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才能确保教育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有效地组织和领导教育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进行。只有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党的建设,才能保证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决定得到不折不扣贯彻执行。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要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

第二,正确处理教育神圣与个人价值的关系。教育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国家未来。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重任,使命光荣,地位崇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因此我们说,教育是伟大而神圣的事业,教师是伟大而崇高的职业。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选择了教育,教育也选择了我们,为这一神圣而崇高的事业去努力奋斗就是我们人生价值的最好体现。我们只有选择与教育事业的命运同步同行,才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只有与教育事业一起腾飞,我们才可能具有“自信人生二百年”的豪迈和“会当水击三千里”的气魄,才能毫无畏惧地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希望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都要不忘育人初心,坚守教育情怀,努力做新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搏击者,而不是观望者、徘徊者、懈怠者,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担当,在其位、谋其政、干其事、求其效,努力作出无愧于学生、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业绩,以教育工作者特有的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全社会的尊重。

第三,正确处理精神状态和教学质量的关系。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提高教育质量是学校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实现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证。如果教师精神萎靡、作风浮漂、纪律松懈、工作敷衍,如果信念不坚定、进取心不强、不愿担当,如果没有实干精神、拼搏精神、创新意识,我们如何能办好教育?精神状态决定工作成效。我们要建设充满生机与活力、富有朝气与激情的教师队伍和干部队伍,必须引导教师队伍保持奋发有为、拼搏进取、务实重干的精神状态。要抓好教师队伍和干部队伍两支队伍建设,点燃教育系统教师、干部昂扬向上的工作激情,增强他们的争先晋位意识,全面提升我市教育教学质量,力争教育工作走在全市、全省前列,成为濮阳助力中原更加出彩的战斗力。

第四,正确处理遵循教育规律和改革创新的关系。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本质是规律。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我们一定要遵循教育自身独有的规律。只有遵循规律,把准方向,我们才能抓住教育工作重点,才能科学育人,才能使教育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遵循规律就是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尊重教育发展规律,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确保教育决策更接地气、更加科学。但我们也要认识到,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是创新。遵循规律不是一成不变,不能因循守旧,而是要勇于正视教育发展的现实基础,应势而谋,顺势而为,适应形势变化进行改革创新。只有改革创新,才能为教育规律注入新动力,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的生机活力。我们要积极推动全市教育机构改革和机制改革,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要求,深化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改革,着力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要大力培育创新型人才,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让濮阳教育永葆生机与活力。

第五,正确处理独立办学和严格管理的关系。学校是办学兴教的主体。充分发挥学校办学自主性是现代教育治理体系的根本要求和关键环节。我们要充分尊重学校育人的主体地位,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把办学主导权交给学校,确保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真正落实到位,逐步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减少对学校工作不必要的干预,少发文件少开会、少作指示少干预、少搞评比少检查,把更多的办学自主权还给学校,把校园的时间还给教学,把校长的精力还给教育,把教师的智慧还给课堂,让学校教育全面、科学、自主、规范、个性、特色化发展。但是,支持学校独立办学不是放任自流、搞独立王国。各个学校、各个单位必须要有大局意识、规矩意识、法律意识、纪律意识,严格管理,依法办学,保证正确办学方向,保障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让学校真正成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一方净土。要重点加强对中小学规范办学行为的督导检查,认真解决好一些违背国家政策、存在重大风险隐患的突出问题,违背教育规律、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突出问题,保证教育在依法办学、遵循规律的轨道上行驶。

第六,正确处理素质教育和提高升学率的关系。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落实素质教育,使每名学生都能得到公平对待、个性发展、全面发展。要树立绿色教育质量观,不以违反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为代价,不以持续加重课业负担影响师生身心健康为代价,不以培养少数尖子生牺牲大多数学生的前途为代价,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的顽瘴痼疾。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毕竟提高升学率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迫切需要,是家长的期盼,是社会衡量学校的重要标准之一,是衡量我们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在遵守国家教育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课程改革方案的前提下,我们要毫不隐讳地追求升学率,努力让每一名学生都升入理想的更高一级的学校,让每一名学生都受到良好的教育,顺利实现人生梦想。同时,我们要努力追求推进素质教育和提高升学率的统一,处理好素质教育和升学率的关系。要坚定不移抓质量,大张旗鼓提成绩,挺起腰杆搞考评,真正实现“小学基础牢、初中腰杆硬、高中起点高”的愿望,促进全市教育提质增效。

第七,正确处理立德树人和尊师重教的关系。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要增强教师立德树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职业感和使命感需要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中酝酿和滋养。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只有尊师重教才能立好德、树好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满腔热情地支持教育、真心实意地关心教师,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要强化待遇保障,健全符合教师职业特点的工资分配激励约束机制。要转变工作作风,树立市教育局为学校服务、学校为教师服务的意识,增强为广大教师服务好、服好务的思想意识和行动自觉,多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让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要坚持教师为本,加大名师培育,鼓励教师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模式和方法,让教师在事业上有成就感;要大力弘扬尊师风尚,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优秀教师,让教师在社会上有荣誉感和自豪感。

第八,正确处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办好教育是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共同的责任。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密不可分,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二者相互沟通配合,共同促进提高,才能确保孩子健康成长。我们一方面要发挥学校和家长关系紧密的作用,通过我们把家长引导和培育成一支立德树人的有生力量。要建立家校合作机制,构建家校联系网络,充分利用家访、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接待日等家校沟通渠道及各类信息媒介,让家长走进校园,参与学校管理,促进家校互动,实现家校互通。让家校站在一起,建立彼此间的信任,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努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家庭教育工作的支持,办好家长学校,加强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指导,使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让家长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导师。但是,学校和教师绝不能把家长变成助教。

第九,正确处理基础投资和教学投入的关系。办好教育,要有基本条件保障,解决好“有学上”问题。近年来,我市通过持续加大教育基础投资,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已经得到基本改善,为濮阳教育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与“有学上”相比,当前人民群众更关注“上好学”,因此,推进教育内涵发展、大幅提升教育质量比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新时期,在继续保障教育基础投资、改善城乡办学条件的基础上,要着重加大对教育教学的投入,保障教师培训、名师培养、教学研究、教学奖励资金,引导学校把精力放到教育教学管理上,引导教师把精力放到课堂教育教学中。同时,要重视优秀人才引进工作,探索教育系统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出台优惠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优秀人才来我市从教。要加强名师培养,探索建立激励机制,对教育教学质量突出的名师进行表彰,进一步激发其精心从教的积极性。要建立健全教育教学教研激励机制,完善教育教学工作考核评价方案,深入推进人事、职称、绩效工资改革,激发教育内在活力,激励教师出成果、出成绩。

第十,正确处理奋发有为和教育宣传的关系。教育是值得为之奋斗终生的伟大事业,是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漫长征途。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具有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意识,必须大力发扬“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以永不懈怠的精神履职尽责,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干事创业。我们提倡默默无闻、默默奉献,提倡老黄牛式的工作精神和工作作风。但与此同时一定要做好宣传工作,这不是矛盾,而是相辅相成。只有不断宣传我市教育事业、教育教学的巨大成就,才能增强社会对教育工作的信心;只有不断宣传我市教育工作涌现出的名师名家,才能更好地激发大家干事创业的热情;只有不断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市委、市政府对教育的决策部署,才能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教育宣传内聚合力,外树形象,担负着为我市教育改革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的重任。因此,在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同时,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教育宣传力度,增强自信心,传递正能量,多宣传教育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多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多回应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说好教育政策、讲好教育故事、传好教育声音、树好教育形象,为加快推进濮阳教育现代化凝聚广泛共识和强大合力,最大限度地赢得社会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2019-03-11 我市2019年教育工作会议指出 1 1 濮阳日报 c33210.html 1 处理好“十大关系” 推进我市教育工作全面科学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