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气温回升,白天棚内的墙体、土壤会存储很多热量,傍晚放棚后,热量会逐渐释放,导致棚室内夜温过高,蔬菜出现徒长、坐果少的现象。从蔬菜的生理上来说,白天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合成并存储有机营养;夜间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营养供应自身的营养生长。夜温越高,叶片呼吸作用越强,分解的有机产物就越多,植株就越偏向于营养生长,这就是在高温弱光下植株出现徒长的原因。同时,由于有机营养大量消耗,花芽和果实得不到足够的营养供给,进而表现为落花落果、畸形果增多等。另外,当棚内湿度较大时,较高的夜温会导致蔬菜发生细菌性病害。那么,菜农该如何控制夜温、保证蔬菜正常生长呢?
合理放风调控夜温
菜农应根据天气情况、棚室的保温情况及种植的蔬菜种类调整风口开闭的时间,避免棚室内夜温过高。晴好天气时,可在棚温降至18℃时关闭风口。对于苦瓜、丝瓜等喜温蔬菜,可在棚温降至20℃时关闭风口,18℃时放棚;对于辣椒、茄子等蔬菜,则可适当延长关闭风口和放棚的时间,可在17℃左右关闭风口,15℃左右放棚。
加强管理防徒长
为防止植株徒长,可根据植株长势适当控制肥水,尤其是处于生长前期的蔬菜,如春茬黄瓜坐瓜前可先不冲肥或少冲肥。若蔬菜坐果期出现徒长,则可适当多留果,并适时晚采摘,促使植株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
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助生长
如果植株徒长较为严重或物理措施难以控制,可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控旺,以平衡植株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需要注意的是,喷施生长调节剂应控制好药液浓度,且不宜连续喷施,以免影响蔬菜的正常生长。 果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