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县乡瞭望

范县濮城镇董桑庄村

“扶贫菇”撑起“致富伞”

本报讯 眼下,正值范县濮城镇董桑庄村双孢菇基地大棚里第四茬双孢菇出菇的时候。“俺承包了两个棚,这几茬下来,收入9万余元呢!这不,花了5万元刚买了一辆车。‘扶贫菇’让俺脱了贫,今后的日子有奔头!”一说起双孢菇种植,董桑庄村贫困户李德印就很激动。这,仅仅是濮城镇产业扶贫发展大潮中的一朵浪花。

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举措。2018年,按照范县五大产业发展部署,濮城镇党委、镇政府迅速确定了发展食用菌种植和小龙虾养殖两项产业扶贫项目。短短半年,濮城镇产业扶贫项目风生水起、浪潮叠涌。目前,该镇已发展食用菌种植基地8个、大棚211座,其中新建双孢菇大棚81座、香菇大棚130座,已建成的董桑庄村和五零村两个双孢菇基地的41座双孢菇大棚已经实现效益,其余几个香菇种植基地已具备或即将具备菌棒入棚条件。

在全镇产业扶贫项目发展浪潮中,董桑庄村“两委”与驻村第一书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双孢菇食用菌产业项目,探索出一条拓展贫困群众增收渠道、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的新路子。

在村“两委”与驻村第一书记的积极推动下,村里的几名党员率先成立了范县振濮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在村南、S307西侧流转土地面积21亩,投资360余万元建设了双孢菇食用菌大棚20座、冷库1座。该基地可带动濮城镇贫困户32户。

该基地于2019年1月份正式投入使用,2月14日第一茬双孢菇下架,每棚可收获五六茬双孢菇成品。目前,食用菌一级菇价格在每公斤10元左右,每棚受益在3.5万元~4万元。截至4月15日,该基地已实现效益80余万元。

同时,该基地冷库已投入使用,董桑庄村集体按每公斤0.4元的标准收取收购商管理费,仅此一项每年可实现村集体收入10万元左右。

董桑庄村驻村第一书记申崇说:“这小小的‘扶贫菇’,现在可是全村贫困户脱贫致富和村集体发展壮大的希望。今年年底前,我们还要争取再新建十几座大棚。”

“我们要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不仅要让贫困群众的口袋鼓起来,也要让所有的村级集体经济得到发展壮大,实现村集体和村民共同增收致富,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基础。”濮城镇党委书记刘灿营已经开始着眼擘画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王义 王献伟)

2019-04-23 范县濮城镇董桑庄村 1 1 濮阳日报 c36605.html 1 “扶贫菇”撑起“致富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