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贺德敬 通讯员 张继增)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范县陈庄镇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训促就业、以就业带脱贫,实现了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被市政府评为全市返乡创业示范乡镇。截至目前,该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率100%、贫困劳动力就业率91.6%、未实现转移就业贫困劳动力培训率82%。
把好脉、开好方,把培训当作发动机。地处黄河滩区和背河洼地的陈庄镇,下辖55个行政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415户4472人,占全镇总人口的10%。面对贫困户多、贫困人口基数大、工业基础薄弱、就业渠道窄的现实,该镇党委、政府确立了“以培训促就业,以培训促创业,以就业促脱贫,以创业带脱贫”的工作思路,以人社部门职业技能培训为平台,狠抓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快速落地生根。
选模范、重宣传,将典型作为加速器。标语贴满墙,条幅挂满街,喇叭天天喊,一个贫困户一本挂历,一个扶贫村一面宣传墙,陈庄镇用宣传营造脱贫攻坚浓厚氛围。为激发贫困户脱贫斗志,该镇精心挑选韩徐庄村“不染工坊”的事迹,作为培训就业典范进行广泛宣传。王素琦等农村妇女经过培训后,变废为宝,利用干莲蓬、青荷叶作原料,经过多道手工工序,染成蓝色、褐色等纯天然无公害艺术品,价格增值十几倍。这些身边活生生的事例,让村民的思想一下子转了180度,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参训热情显著高涨。
对准人、选好路,将台账作为定盘星。陈庄镇从技能、意愿、年龄和从业经历等方面展开摸底调查,建立了涵盖全镇所有贫困人口的贫困劳动力数据库。在此基础上,该镇完善基础数据比对和共享机制,突出培训的针对性、精细化、精准化。该镇从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精准识别出因缺技术致贫的197户772人,对其基础信息、就业培训、转移就业、自主创业、公益性岗位安置等逐一登记造册,一月一更新,让贫困劳动力就业信息数据动起来、实起来、全覆盖。廖桥村村民李艳萍选择了家政培训,2018年6月通过劳务输出成功到加拿大就业,月工资8500余元。
网络、订单、定向,把培训做成及时雨。陈庄镇按照群众需求,科学设定培训内容,相继开设了家政服务、养老护理、美容美发、烹饪面点等培训班。该镇通过引进东方龙培训学校、58同城等12家培训机构,实施网络培训、订单培训、定向培训等方式,打消了群众的后顾之忧,满足了群众的多元化需求。该镇后油坊村贫困户王正顺、韩玉华夫妻2人,通过在厨师培训学校学习面点,在范县新区开了间早餐店;西朱庄村村民黄少丹通过专业培训,在范县新区领秀城小区北门开了家饭店;北羊村贫困户崔玉彬通过学习面点,在陈庄荷香社区开了个包子铺……截至目前,陈庄镇累计培训劳动力6000余人,帮助630余人自主创业、4500余人实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