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大学的种类
我国高校按学科范围可分为:综合类、理工类、师范类、农林类、政法类、医药类、财经类、民族类、语言类、艺术类、体育类、军事类院校。
综合类大学。在这样的大学读书,学校的各种学术讲座丰富多彩,群体活动也多姿多样,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报考文科类和理学类专业的考生,建议优先选择综合性大学,这类院校学习氛围好,人脉资源广。需要注意的是,此类学校的专业非常多,假如考生以低分冲进去,有可能会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
理工类大学。这类学校的优势学科是工科类和理科类,当然也有文科专业,但不是它的优势。学工科的理科生可以报考此类学校,这类学校中有些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师范类大学。师范大学类似于综合大学,文理渗透,办学水平较高,遗憾的是有个“师”字,很多人不爱报考,所以性价比高。建议学文科类、理学类和心理学的考生积极填报。
专业类大学。有农林类、政法类、医药类、财经类、民族类、语言类、艺术类、体育类院校。专业类大学多数具有很深的行业历史背景,某一类专业很有特色,在本行业内有很高的认同度。这类大学除财经和医学类院校目前比较热而录取分数高外,其他专业院校一般录取分数不是很高。
了解大学的录取层次
从院校综合实力和国家扶持力度上分:有“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省属本专科院校、独立学院、民办高校等。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一本院校每年高考招生时,在有些省市放在一本批次招生,而在其余省市放在二本批次招生。有的学校也会在多个批次都有招生计划,考生在报考时一定要搞清楚。
了解院校的历史沿革和归属
了解大学的隶属。大学都是有归属的。调整后的院校基本分部属和省属两大部分。部属院校又有教育部与其他部委之分。
了解院校的特色。由于具有特殊的行业历史背景,它们的毕业生就业时常常受到国家部委、国有大中型企业及民营企业的青睐和重视。
了解院校的办学实力
师资力量。主要看院士数、博导数、长江学者数、“千人计划”入选数等,这是大学实力的集中体现。
学科实力。主要看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重点学科等。作为理科生,要了解大学的实验室。作为文科生,要了解大学的图书馆。
(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