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茹冰是市二高初中部2018届毕业生,以优异成绩考入市一高,至今一直排名在全校前50名。不到一年时间,她已经给原初中班主任郭晓悦写过4封信,发微信、打电话则不计其数。“大一班是我永远的家。”聂茹冰说。
大一班是郭晓悦所带的第一届学生。因为从初一到初四都是一班,同学们自豪地将其称为“大一班”。2014年,刚从大学毕业的郭晓悦意气风发,将全部热情投入到学生管理和教育教学中。
郭晓悦和学生们一起制定了班训——不知则问,不能则学,善不可失,恶不可长;一起设计了班徽——竖起的大拇指,象征大一班勇攀高峰的精神和为自己点赞的乐观精神。
四年来,大一班的师生相处融洽,就像快快乐乐的一家人。毕业那天,郭晓悦忍不住哭了,连夜写了篇日记《这个夏天我们一起毕业》。她在日记中写道:“终于走到了头,又舍不得走到头。”
聂茹冰不知道的是,郭晓悦也有一次离开市二高初中部的机会。那是2017年,我市举行招教考试,市二高校长吴公芳鼓励所有代课教师参加,还专门为他们调休,以便其安心备考。已经代课三年的郭晓悦参加了考试。她的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都很好,因不忍心离开教了三年的学生,所以再一次选择了市二高初中部。“永远的家,不舍得离开。”郭晓悦说。
郭晓悦能够快速成长,直至如此优秀,得益于市二高初中部的青蓝工程。所谓青蓝工程,就是老教师带着新教师快速进步。郭晓悦的师父是韩广新。第一年,从备课技巧到讲过关课,从批改作业到跟学生谈心,韩广新手把手地教郭晓悦。
“是学校温暖了大家的心,让我们以校为家。我们再将这份温暖传递给学生,市二高就成了大家的家。”市二高初中部语文组组长陈娟说,“大家好,小家才会好。”
在市二高初中部,家的感觉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文化节,包括语文文化节、数学文化节、英语文化节等。语文文化节每学期举办一次,内容包括课本剧、历史剧、相声等。市二高初中部排演的《伤仲永》《徐福东渡》《愚公移山》等剧目经常参加市里的比赛,获过不少奖。因为圆周率约等于3.14,学校就在每年的3月14日举办数学文化节,举行数学家故事大赛、数学手抄报大赛、数学演讲比赛等。“英语文化节上的节目更加丰富多彩,有英文歌曲演唱、影视配音等。”英语教师翟言说。
很多优秀学生从初中部毕业后,考入高中部。比如陆壮壮、赵国文等,不但成绩不断提升,还在宿舍管理、特长发展等方面崭露头角。他们都记得数学教师王玉荣,那个讲一遍完全平方公式后,学生绝对忘不掉的人。“王老师把a和b比喻成爸爸和妈妈,完全平方后的ab就是他们的孩子。”赵国文说,“原来我数学一直不好,但这个公式我一下子就记住了,而且逐渐对数学产生了兴趣。”本报记者 张西恒 李世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