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题报道

科技筑梦 创新成长

——记悄然兴起的“龙湖明珠”开德中学

学校大门。

科技讲座现场。

精彩绽放。

科技小发明、小制作大赛。

在水波涟漪的龙湖之畔,有一所景美人和、书香四溢的学校——开德中学,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正在悄然升起。

开德中学是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直属的一所初级中学。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出特色,五年创名校”的办学目标,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办学方针,实施绿色教育,努力让每名学生受到合适的教育,让每名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走出了一条属于开德人的康庄大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该校先后被评为“科学世界杯”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大赛示范基地校、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全国外语特色学校、全国家庭亲子阅读体验基地、全国学校教育生涯规划研究科研基地、中国科普联盟科普基地校、河南省英语课题实验校、濮阳市综合实践活动样板校、濮阳市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等。

办学条件优越

师资力量雄厚

校园占地面积65亩,建筑面积14873平方米。学校建有2栋综合教学楼、1栋综合办公楼、1个体育馆和1个标准塑胶运动场。学校办学条件优越,建有多功能报告厅、理化生实验室、数字化录播室、创客空间、图书阅览室、书法教室、舞蹈排练室、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等功能室,有设备先进的数字化云办公系统、广播系统、校园监控系统,能够满足现代化教学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学校教师全部是本科以上学历,其中30%的教师为硕士研究生学历。在这个团队中既有河南省优秀教育专家、濮阳市名师、濮阳市学术带头人、濮阳市骨干教师等一批中年业务骨干,也有充满激情和活力的青年教师,为优质的办学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开德中学教师队伍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富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教研带动学校工作的全面发展,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

学校构建了以人文、精细、高效为核心的学校管理体系,以规范、自主、体验为核心的学校德育体系,以探究、活动、反思为核心的课堂教学体系,以激情、合作、专业为核心的教师队伍体系,以参与、反思、求新为核心的学校科研体系,以高效、节约、服务为核心的后勤管理体系。

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做到了“一师一课程,一生一社团”,在课程中释放学生的天性,让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实现学生的多元发展。学校共开设创新机器人、排球、篮球、百特足球俱乐部、书法、国画、茶艺与茶文化等17门绿色课程,培养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科创示范 特色引领

营造能够让学生自由呼吸的教育环境,努力推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锻造、自我成长,是众多教育有识之士的执着追求。这其中,就有开德中学的身影。

在建校之初,学校致力于特色创建工作,在特色品牌家庭教育示范校、科技创新校、外语特色实验校建设方面成果日益显著,先后有20多人在国家、省、市级智能机器人竞赛中获奖,2018年成功申报全国外语特色学校、河南省英语课题实验校,先后被评为“科学世界杯”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大赛示范基地校、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中国科普联盟科普基地校等。

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科技走进校园,让学生接触先进的科技理念,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现自我才华的空间与平台。

绿色教育绿满杏坛,止于至善志励开德。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开德中学将以更加令人瞩目的英姿继往开来,砥砺奋进,向着名校的宏伟目标迈进,用非凡的成绩书写濮阳教育的新篇章。

精彩绽放之首届科技节展示

5月11日上午,开德中学校园内彩球高悬,人头攒动。全体师生身着盛装,聚集在运动场,该校举办了首届科技节文艺会演暨成果展示活动。

本届科技节从筹备、发动、举办各项比赛到展示,历时1个月的时间,共举办了科技节节徽和吉祥物设计比赛、电脑小制作比赛、科技绘画比赛、学校创客机器人社团展示等11项赛事。

科技节文艺会演有11个节目,形式多样、精彩纷呈,为全体观众打造了一场视听盛宴,机器主持人的表现也赢得了观众阵阵的掌声。文艺会演后,大家一起参观了本届科技节三大展区:各班科技展台、机器人展区,活动展板区,绿色课程展示区。

科技节是一个大舞台,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空间和机会,学生在展现个人风采的同时,在交流中也提高了自己的创新能力,营造了浓厚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该校师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探索,感受到创新的乐趣和艰辛,激发了学生对科技创新的热情。

家长看到孩子的成果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其中一名家长说道:“孩子在展示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时,我看到了他的自信。我很欣慰,孩子的进步真的非常大!孩子在这里上学,我很放心。”

本报记者 许彩芳 通讯员 徐琳 摄影报道

2019-05-19 ——记悄然兴起的“龙湖明珠”开德中学 1 1 濮阳日报 c38190.html 1 科技筑梦 创新成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