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接第一版)

信息化让农民降本增收

南乐县羽佳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翟亚军对这个项目特别欢迎。他从事雪梨种植多年,深知智慧水肥系统的益处。据他介绍,400余亩果园,以前每次浇水要找好几个人,分昼夜两班连续工作两周,光电费就得2000余元。

据李莽介绍,智慧水肥系统能够实现灌溉自动化,定时、定点、定量进行灌溉施肥;能够监测灌溉区域内的气象墒情信息数据,可以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分析指导灌溉,可以采用多线和无线系统远程控制,从而实现“控水减肥”的目标。

“三品一标”基地系统采取地埋渗灌方式,采用时针式喷灌和滴灌两种模式,将水分和肥料直达作物根部。据综合测算,智慧水肥系统可节水40%至70%,节肥30%至50%,节省人工90%。

为实现农业投入品、农产品的正向监管和逆向溯源,南乐县计划初步在12个乡镇及设施农业智能采控试点基地、“三品一标”基地、小麦良繁基地设立20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追溯网点。李莽根据多年从业经验预测,进入追溯体系的农产品价格较之前可上涨3到4倍。

项目的可行性报告显示,项目建成后,可使22万余名农业生产经营人员直接受益,按照每户节本增效100元测算,每年全县农民可增加2200余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

信息化让农业提质增效

经络是中医用语,指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经络通畅,人体就能一直保持健康。南乐县生态农业信息化系统工程打通了农业生产的经络,流动起来的信息让整个行业实现了转型升级。

78个农田微气候环境监测站和350个日光温室智能环境采控系统,已覆盖南乐县全境。与农作物生长密切相关的数据,都将在农业信息化监管指挥平台上汇集,经过大数据筛选和云计算,集生产信息化、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农业产业化分析、种植业管理、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农机信息化管理、畜牧业管理、应急预警、农技推广服务、农产品电商经营信息化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使农业生产过程实现自动化、信息化和高效化,降低生产成本,助力农民增收。

项目建成后,南乐县生态农业信息化总体水平将得到显著提升,明确用“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来治理农村污染,生态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涉农信息资源进一步丰富完善,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领域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信息化支撑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能力显著提升。

“发展绿色循环生态农业是产业兴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南乐县委书记刘冰表示,该县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围绕“绿色引领、生态循环、持续增力”的发展思路,以推进农业产业链条生态化、资源利用节约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为重点,坚持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和修复,推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2019-05-27 1 1 濮阳日报 c38576.html 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