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境内丰富的水资源,大力发展莲藕种植产业,投资1600余万元建成占地面积1400余亩的文信荷园,投资150万元建成刘吕邱村集体经济荷花小镇项目,打造了以刘吕邱村为核心的荷文化生态旅游景区。每逢盛夏,荷花绽放,吸引着来自周边市、县的大量游客。景区的日游客量有上万人次,日营业额10余万元
本报讯 近年来,濮阳县海通乡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坚持把改善水环境质量作为核心工作之一,加大工作力度、投入力度,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两手抓,努力实现水环境安全、水资源清洁、水生态健康。
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该乡优化产业结构,持续整治“散乱污”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依托境内丰富的水资源,大力发展莲藕种植产业,投资1600余万元建成占地面积1400余亩的文信荷园,投资150万元建成刘吕邱村集体经济荷花小镇项目,打造了以刘吕邱村为核心的荷文化生态旅游景区。每逢盛夏,荷花绽放,吸引着来自周边市、县的大量游客。景区的日游客量有上万人次,日营业额10余万元,实现了绿色发展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二是严格落实河长制。该乡境内水资源丰富,引黄入冀、濮清南干渠、南湖干渠、牛寨一支、回木沟、三里店沟、水屯沟等多条渠沟穿境而过,治水压力较大。乡党委、乡政府变压力为动力,严格按照各项法律、法规及政策,全面落实河长制,印发《海通乡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方案》,明确各级河长责任,设置三级河长公示牌70余块。坚持“四水同治”,加大水资源节约利用力度,建成节水灌溉农田2万余亩;加强水生态修复,河岸两侧栽植树木、花草巩固河坡,河流、水库严禁电鱼、药鱼行为;开展水环境整治,强化河流巡查,建立巡河台账,消除沿河污染源,保障河流水质良好;加强水灾害防控,在冬季挖河清淤做好疏通工作,并制订应急预案,严防雨季强降雨诱发洪水灾害。
三是保障饮用水安全。该乡强化对水厂附近及引黄入冀饮用水源地的保护,水源地保护区内严禁各类排污企业、场所存在,并加强对周边农户的教育、引导,严厉打击对水源地的破坏行为。在水源地附近设置防护隔离装置、警示教育牌及相应标志,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水源地,保障水源地安全。强化对饮用水的质量检测,确保出厂的饮用水达标。加大自来水入户工作力度,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实现自来水入户率100%。
四是推进工业污染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该乡加强对涉水企业的监管,对涉水企业安装了在线监控平台。生产废水经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和在线监控平台检测达标后予以排放。农业面源污染方面,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全部关停拆除,禁养区外的规模畜禽养殖场所全部建成晾粪场、三级(五级)沉淀池、沼气池等,决不允许污水横流、直排入河现象发生。同时,该乡强化对群众的农业科技培训,引导群众测土配方施肥,提倡农田生物防治,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杜绝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王献伟 马睿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