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法制周刊

抓基础 强管理 求创新

台前县做细做实社区矫正工作

本报讯 近日,在全省社区矫正工作推进会上,台前县司法局社区矫正中心被省司法厅授予“河南省标准化社区矫正中心”称号。

社区矫正人员是一个特殊群体,与普通群众相比,他们要时刻接受监管和教育;与在监服刑人员相比,他们虽没有高墙铁网的束缚,却因身份问题承受着外界的压力。如何让社区矫正人员安心改造并融入社会成了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台前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社区矫正工作,切实把社区矫正工作纳入社会管理,立足工作实际,抓基础、强管理、求创新,全县社区矫正工作稳步推进。

加强硬件建设,配套设施齐全。台前县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社区矫正中心。2016年9月,县政府无偿将县财政局办公楼旧址划拨给县司法局,用于社区矫正中心建设。2017年4月,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的台前县社区矫正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该中心按照《河南省县(市、区)社区矫正中心建设指南》要求建设,区域布局合理、装备配套、功能齐全、外观标准规范、制度齐备规范,设有监控指挥室、报到登记室、信息采集室、警务室、宣告室、训诫室、心理矫治室、技能培训室等20余个功能室,现有工作人员6名、专职社工5名。2018年,该中心和台前县司法局所辖的9个司法所全部完成了视频监控安装工作,与省司法厅、市司法局实现了远程视频督察及应急指挥系统互联互通。同时,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心理矫治活动器材、照相机、录像机、执法记录仪、人脸对比设备、人像指纹系统设备、密集档案柜等设备,确保社区服刑人员接收规范化、档案管理正式化、心理矫治全程化。

实行多元教育,矫正取得实效。为提高矫正工作质量,该中心将使用智能手机的社区服刑人员拉入微信群,运用新媒体落实矫正工作。同时,在微信群不定时推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社区矫正实施办法》《河南省社区矫正人员考核奖惩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不断增强社区矫正人员的法律意识,预防社区矫正人员重新违法犯罪。微信群的建立,有利于及时发现社区服刑人员存在的一些潜在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与教育,增强社区矫正工作的精准性和时效性。

健全各项制度,日常监管到位。该中心各种规章制度、工作流程齐备规范,管控措施到位。一是因人施矫。根据矫正对象的犯罪类型和现实表现,为每名社区服刑人员量身定制矫正计划,制订风险评估考核办法,每月对矫正对象进行考核评分,及时给予奖惩并调整监管级别及监管措施。二是动态监管。对处于严管期的、不服从管理的、有犯罪倾向的矫正对象,进行24小时动态监管。三是严格奖惩。每月组织社区服刑人员进行集中学习、义务劳动,对遵守纪律、表现突出的给予奖励、提请减刑;对不服从管理的给予警告、记过、治安处罚、收监执行等处罚。

台前县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红梅表示,与监狱服刑方式对比,社区矫正重在“以心换心”,引导和帮助服刑人员在反省自身错误的同时,自我调节、自我完善,重新回归社会。台前县司法局将按照司法部关于“数字法治、智慧司法”信息化体系建设的部署要求,积极开展智慧矫正中心建设,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社区矫正工作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过程改造,形成“大平台共享、大系统共治、大数据慧治”的信息化格局。

据悉,自2012年《社区矫正实施办法》施行以来,台前县累计接受社区服刑人员1422人、解除矫正人员1129人。截至2019年5月23日,台前县在册管理293人,其中缓刑273人、假释10人、暂予监外执行9人、管制1人,无一脱管、漏管及重新违法犯罪,取得了良好的法律和社会效果。

(张洪中 刁明亮 吕秀秀)

2019-05-28 抓基础 强管理 求创新 1 1 濮阳日报 c38797.html 1 台前县做细做实社区矫正工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