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5月30日上午,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非法集资案件审理情况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全市法院近三年非法集资案件审理情况,并发布了5起非法集资典型案例。
近年来,市中级人民法院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对非法集资犯罪案件审理工作的监督指导,积极加强与公安、检察机关的衔接配合,认真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始终保持打击非法集资犯罪的高压态势。2016年以来,全市法院共受理一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非法集资刑事案件107件,审结104件,结案率97.2%,涉案金额50亿余元,涉及参与人员3万余人次,共判处犯罪分子163人,其中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64人。
据悉,非法集资属于典型的涉众型经济犯罪,具有涉案金额大、受害人数多、持续周期长的特点,多数案件发生后,大部分集资款已被挥霍、转移、隐匿,导致资金返还率低、集资群众损失惨重,极大地损害人民群众的财产权益,严重破坏正常的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市中级人民法院精心选取了具有典型意义的5起案例向社会发布,以案说法,重点提醒广大群众认清非法集资的本质和危害,自觉抵制各种诱惑,谨防落入非法集资陷阱。
下一步,全市法院将认真贯彻执行“两高一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统一法律适用标准,准确把握打击范围,加大涉案财物追缴力度,建立健全非法集资宣传常态化工作机制,不断增强非法集资案件审理工作的社会效果,为维护全市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持续发力。
(张洪中 倪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