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法制周刊

用『绣花』功夫做细精准扶贫工作

——记清丰县人民检察院驻阳邵镇南阳建村第一书记刘灿仕

近日,清丰县阳邵镇南阳建村村民聂秋山将一面书有“真帮扶关怀备至 解民忧情深似海”字样的锦旗送到清丰县人民检察院,感谢该院驻村第一书记刘灿仕的帮扶。

刘灿仕是清丰县人民检察院的一名干警,2017年9月到南阳建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后,他以苦为乐、勇于担当,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村民提升了幸福感、获得感。

聂秋山因病致贫,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他的妻子身患偏瘫,常年卧床,儿子因患尿毒症去世后,儿媳妇离家,留下了3个孩子。刘灿仕摸清情况后,及时向院党组汇报,多次与帮扶干警进行协调,为聂秋山家的3个孩子联系助学、就医等事宜,并为聂秋山争取到了医疗扶贫、教育扶贫、产业扶贫、就业保障等多项扶贫政策,使聂秋山一家的生活重新回到了正轨。

从驻村第一天起,刘灿仕便时刻提醒自己,在其位,谋其政,不仅人要住在村里,心也要驻在群众心中,要尽自身所能,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做出成绩。为此,他坚持每周入户走访,深入贫困户家中查看环境卫生、居住条件、生活状况;深入了解各个贫困户的家庭成员健康情况、教育情况、收入渠道、实际困难。他耐心细致地给贫困户讲解相关扶贫政策,认真倾听贫困户的想法;掌握实情后,他厘清工作思路,制订符合户情的脱贫措施。

“信息核对要‘过筛子’,不能有一处错误。”为规范精准扶贫档卡管理,刘灿仕带领驻村工作队员,对村建档户进行“过筛子”“滤篦子”检查,认真核对建档户逻辑关系、收入算账,帮扶措施是否存在缺项、漏项、逻辑性错误,行业政策是否落实到位等;针对查找出来的问题列清单、建台账,真正实现零差错。他还对贫困户所享受的项目及政策,搜集尽可能多的佐证材料,按照村情概况、表格信息、规划计划、重点项目、政策落实等10个方面进行分类整理。该村的档卡规范管理工作得到了清丰县委的肯定。

“走村入户,就要和群众越走越亲。”刘灿仕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去五保贫困户聂文法家时的情形:聂文法穿着一件破旧衣服,脏兮兮的手里端着一碗稀饭,灶上的锅里煮着没有油荤的青菜,发黑的被子与被单堆成一团……那种情景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积极向镇政府协调,为聂文法争取了被子、床单、餐桌、暖水瓶等生活用品,并经常到家中看望聂文法,引导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鼓励其劳动脱贫。几个月后,聂文法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走访入户是刘灿仕最基本的日常工作,看似平凡,但处处见真心。他定期去危房户家中查看与慰问,风雨无阻。尤其是下雪天、下雨天结束慰问后,刘灿仕听到贫困户感叹:“这样的天气,还跑来看我们,真是党的好干部啊!”他的幸福感便油然而生。

“精准扶贫要一户一策,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刘灿仕带领驻村工作队员,认真推动县委、县政府“党建+扶贫+食用菌”扶贫项目落地。截至6月底,他协助21户贫困户申请到16.8万元资金种植食用菌;动员10户实施扶贫小额贷款32万元、28户享受企业金融带贫补贴;引导21户36人外出务工,安排24户26人公益岗位;落实9户15人享受各类教育资助,4户4人接受短期技能培训,享受培训补贴;为9户11人成功办理慢性病就诊卡,协助5户5人办理残疾证,5户5人享受残疾人补贴,为3户8人申请低保;为7户进行危房改造。实现产业扶持措施、金融扶贫全覆盖,就业率100%。

精准扶贫需要“绣花”功夫。刘灿仕表示,今后将一如既往、脚踏实地地为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努力奋斗。

黄郭静 刘亚茹

2019-07-16 ——记清丰县人民检察院驻阳邵镇南阳建村第一书记刘灿仕 1 1 濮阳日报 c41604.html 1 用『绣花』功夫做细精准扶贫工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