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中国极限运动发展,促进中国极限运动竞技水平提高,由中国极限运动协会主办,河南省体育局、河南省濮阳市人民政府承办,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中国登山协会、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协办的2019年中国极限运动大会将于2019年8月18日至24日在我市举办。
从无到有 濮阳成为国家备战奥运的重要阵地
极限运动在国际上被公认为“未来的体育运动”,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欧美,90年代进入我国,其中滑板、小轮车、冲浪、攀岩四个项目被列入2020年东京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2018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中国极限运动协会、中国杂技家协会、北京体育大学先后印发通知,面向全国、全球,重点面向杂技等人群选拔人才。濮阳抓住这一难得机遇,积极响应,主动谋划,抢占先机,跨界选材和备战奥运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跨界选材工作领先全国,雪上项目填补我省空白。跨界选材以来,濮阳依托杂技优势,向国家输送跨界队员162人。其中,滑板、小轮车项目50人,雪上项目112人。濮阳输送的跨界运动员龚海龙获男子自由式小轮车全国冠军,毛嘉思获女子滑板碗池全国冠军。雪上项目跨界队员由国家选派到日本、新西兰、美国等地接受高水平训练,填补了我省雪上项目空白。目前,濮阳输送的36名队员入选国家队,并在全国二青会滑雪项目中全部进入决赛(前8名),取得4金7银4铜的好成绩,成为备战北京冬奥会的生力军。
极限基地全国唯一,人工冲浪设施全球最大。投资2亿多元,占地500多亩,建成了全国唯一的综合性极限运动基地——中国·清丰极限运动基地。该基地拥有人工冲浪池、室外U池、碗池、街市、攀岩、摩托车越野等国家标准场地,可以满足冲浪、攀岩、滑板、小轮车四个奥运项目比赛。其中,人工冲浪池长700米、宽150米,双翼双向造浪,规模全球最大,技术全球领先,填补了国内空白。
签约国家一队,濮阳成备战奥运重要阵地。2018年11月,市政府与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签订协议,共建自由式小轮车国家一队训练点(基地),按照国际自行车联盟标准,将建成满足自由式小轮车项目高级训练、科研,以及举办自由式小轮车世界锦标赛标准的示范性基地。极限运动国家级基地的建成,吸引了滑板国家队、轮滑国家队、冲浪国家队训练基地明确落户濮阳,使濮阳成为我国备战奥运的重要阵地。
抢抓机遇 首届中国极限运动大会花落濮阳
各项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国家体育总局、省体育局的全力支持。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濮阳人敢于创新,勇于担当,坚忍不拔,强力推动各项工作开展。
无中生有,率先垂范,跨界融合争第一。极限运动在我国起步较晚,和大多数城市一样,跨界选材以前,濮阳也没有接触过极限运动。濮阳市以人才输送为起点,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一直到领先全国。经过2年多的发展,濮阳汇集了河南省杂技集团、濮阳市杂技艺术学校等优质人才资源,汇集了人工冲浪池、综合性极限运动基地、自行车主题公园等优质场地资源,汇集了中国极限运动大会、全国滑板锦标赛、全球滑板公开赛等优质赛事资源,正在汇集多个国家队训练基地的优质训练、科研资源,基本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极限运动链条。
抢抓机遇,闻令而动,濮阳速度结硕果。2017年,从7月29日接到省体育局通知,到25名濮阳杂技队员抵京接受国家体育总局主要领导检阅,用了2天时间;从7月31日接受跨界选材任务,到50名极限运动队员抵京集训,用了38天时间;从人工冲浪池技术签约,到建设完工,用了9个月时间……跨界选材以来,濮阳一年跨出三大步,实现了人才输送、基地建设、大会承办三大跨越。
虑近谋远,守正出新,蹄急步稳保落实。多个国家级项目的成功落地,离不开超前谋划。跨界选材伊始,意识到这是濮阳乃至河南体育发展的一次重要机遇,濮阳立即整理出了单独组队、承接滑板小轮车专业队、建设国家滑板小轮车训练基地的工作思路,分别向市政府和省体育局行文要求支持,三件事情全部得到落实。大规模跨界选材是一项重大改革,需要政策支撑。跨界选材启动之初,濮阳就超前谋划争取上级政策,并把跨界选材作为起点,深入谋划与有关部门的深度合作。2018年1月,濮阳与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签订了关于推进跨界跨项选材工作的合作协议;11月,与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签订了关于共建自由式小轮车国家一队训练点(基地)的合作协议。
2017年10月,国家体育总局决定举办首届中国极限运动大会。得到这一信息后,濮阳立即与中国极限运动协会对接,主动作为,参与谋划大会设项、赛程安排、节点时序等问题,持续密切跟进。今年1月,濮阳获得中国极限运动协会的正式批复。今年8月18日至24日,首届中国极限运动大会将在濮阳举办。大会设9个大项34个小项,来自全国的2000多名运动员、教练员将来我市参赛。此次大会,是极限运动项目入奥以来,我国举办的第一次综合性极限运动大会,也是2019年我省三大体育赛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