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世秀 通讯员 张中梁) “没想到中国的农村规划建设得这么好,跟城市一样!”8月1日,2019年“一带一路”国家农业发展规划研修班学员、来自尼日利亚农业种子委员会种子质量检测观测办公室的奥拉尼扬在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感叹。
当日,结束了北京7日的参观学习后,26名来自老挝、蒙古、尼日利亚、波黑、乌兹别克斯坦、赞比亚、肯尼亚、南苏丹等8个国家的研修班学员开始了在濮阳的学习考察。
研修班由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承办,将结合“一带一路”国家农业发展现状,围绕农业发展规划这一研修主题,通过课堂讲座、交流研讨、现场教学、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推动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成果和经验共享,为学员提供农业发展规划制定和政策措施创设的专业技术指导,切实助力受援国农业发展提质增效。
研修班负责人、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培训处副处长骆翔介绍,本次研修班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下,促进农业双边、多边合作的一次具体实践,学员全部是“一带一路”国家农业部门的官员和技术专家。研修班结合“一带一路”国家需求,前期邀请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部委及高校的专家,开展了中国农业对外合作、中国农业发展规划案例分析、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及示范园区规划编制、中国农业改革历程和发展经验等系列专题讲座。骆翔认为,濮阳作为河南乃至全国“三农”工作的缩影,在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设施农业园区建设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研修班学员将走进濮阳的村庄和农业园区,考察濮阳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模式,学习中国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成果,切身体验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取到濮阳农业发展的“真经”。
为讲好濮阳故事、传好濮阳经验,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为研修班安排了丰富的教学活动。1日上午,研修班学员到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展馆进行了考察学习,对中国乡村振兴取得的成就和各种有趣的科普仪器产生了浓厚兴趣。接下来数日,他们将在全国文明村西辛庄学习农村产业转型发展经验,到农户家中走访交流;到完美家庭农场、濮阳市跨境电商园、河南万达农林科技基地、高科智慧生态农业园区等处学习现代农业发展经验;参观郑板桥纪念馆、观看《水秀》,体验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乌兹别克斯坦宏观经济研究和预测院高级研究员纳迪达对来濮阳学习充满期待。她说:“这次学习不仅安排了很多专业课程,让我们学到了中国先进的农业发展规划理念和技术,还使我们有机会领略美丽的中国村庄和现代农业发展园区。我相信这些必将为我们国家的农业发展带来巨大帮助。同时,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令人期待。”
据了解,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作为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确定的全国唯一一家“农业援外培训项目教学基地”,已成功举办了农业援外培训班4期,培训了15个亚、非、欧国家的120名农业官员和农技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