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华龙区:建设廉洁乡村 助推乡村振兴

本报讯 近日,走进华龙区胜利办马呼屯村,一面面色彩鲜明的宣传墙、一块块图文并茂的宣传栏格外抢眼。宣传墙上不仅有全面细致的“三务”信息、条理清晰的权力流程图,还有集思想性、政治性、欣赏性于一体的廉政漫画,寓意深刻的廉政格言警句,被群众亲切地称为“会说话的廉政墙”。驻足其前,不由得让人感受到一股股清风正气。

今年年初以来,华龙区贯彻落实市委、市纪委安排部署,全面开展廉洁乡村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决战年行动,坚决查处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进一步净化基层政治生态,夯实乡村治理根基,有力护航了脱贫攻坚、助推了乡村振兴。

打造三大平台,强化公开监督

建立信息化监督系统,有效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该系统前台对民生资金发放等情况进行公开,方便群众监督;后台通过大数据比对,查找民生资金发放领域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确保监督精准,保障资金安全。截至目前,华龙区通过该系统后台大数据比对功能,共比对出公职人员及其家属涉嫌违规领取城乡低保569人次,收缴违规低保金161.82万元,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1人、诫勉谈话14人、约谈65人,形成强力震慑,有效保障了各项惠民政策落地落实。

建立廉洁乡村公开平台,保障群众知情权。该平台上传各类数据信息160余万条,实现了村级党务、事务、财务、“小微权力”运行流程等32项具体内容的全面公开,有效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同时,该平台开通微信公众号,让群众可在手机端随时监督,实现了监督的无死角、全方位、立体化、零距离。截至目前,该平台访问量10万余人次,微信公众号关注量1万余人、日均访问量1000余人次,200余人次在微信公众号上留言。

健全村居公开载体,提高群众知晓率。华龙区在村头巷尾、文化广场等显著位置设立170余块公开栏,将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公开,方便群众查看,切实提高了群众知晓率。

创新管理机制,规范“三资”管理

打造区、乡、村三级监管体系。华龙区成立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领导小组,高标准打造区、乡、村三级农村集体“三资”阳光公开平台和手机APP,为每个乡镇办配备“三资”信息公开查询一体机,群众输入身份证号或扫描二维码即可进行查询。在各乡镇办成立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中心,定编定岗,做到有机构人员监管、有制度规章约束、有标准服务大厅、有“三资”监管网络平台。在各村居建立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组和民主理财小组,在全区上下构建齐抓共管监审网络,实现了对农村集体“三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全方位监管。

推行“三管二审一监控”管理机制。乡镇办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中心受村居委托,统一管资金、管资产、管资源;村居集体审议财务收支,乡镇办“三资”监管中心定期报账审计;区纪委监委和“三资”管理办公室通过内网,对“三资”情况实行动态监控、实时管理。截至目前,全区统一监管农村集体资金2.23亿元、集体资产3.14亿元、集体资源6.1万亩。

建章立制确保规范。华龙区制订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和监审工作流程,对集体资金实行银行基本账户印鉴分管制,对集体资产、资源构建处置实行报备制。建立健全现金管理、银行存款管理、资产和资源管理、民主理财、财务公开等10项制度,绘制资金监管、财务审批等7类监管流程图,强化内部监控管理。实行村账乡管制度,各乡镇办统一建立财务档案室,配备铁制档案柜,确保档案保管规范、完整。截至目前,全区59个村居已有57个村居完成了“三资”移交工作,进一步规范了村居“三资”管理和基层“小微权力”运行,维护了群众切身利益,保障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健康运行。

加强村务监督,延伸监督触角

建立健全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华龙区按照“一个班子、一块牌子、一间办公室、一套办公设备、一套制度、一本工作日志”的标准,在全区59个村居选举产生村居务监督委员会,配齐配强村居纪检员,出台指导意见,细化监督委员会职责,加强对“三务”公开、“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落实、农村“三资”管理等方面的监督,坚决遏制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发生。

充分发挥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华龙区印发关于进一步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作用的暂行办法,明确监督委员会职责任务,理顺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举办专题培训班,加强对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和村居纪检员的教育培训,做到履职尽责不缺位、敢于监督不让步,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开展廉洁乡村规范化建设,进一步规范了基层‘小微权力’运行,提高了群众监督参与度,深化和密切了干群关系,切实推动了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再提升、农村综合治理再提升、农民幸福指数再提升。”华龙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侯富浩说。

(陈通)

2019-08-06 1 1 濮阳日报 c42862.html 1 华龙区:建设廉洁乡村 助推乡村振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