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河南省广播电视台就我市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采访报道,专利权质押融资工作作为我市营商环境建设亮点工作接受了电视台采访。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调研员、市知识产权局局长田春英在接受采访时介绍了我市专利权质押融资工作做法和成效。她说,我市2015年12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投融资试点城市。近年来,我市围绕国家知识产权投融资试点城市建设,把盘活中小微企业的无形资产、实现专利的资本价值,作为促进企业知识产权有效运用的一项重要任务,积极推进专利权与金融资源有效融合。市政府设立了每年100万元的质押融资专项资金,进一步完善了贷款贴息、保险费资助、专利评估费资助等“三补”政策,积极搭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银企服务平台。市知识产权局与邮储银行濮阳支行签订了3亿元规模的专利权质押贷款合作协议,推动农信社等本地银行推出专利贷金融产品,深入企业一线巡讲质押融资业务知识和政策,通过开展质押融资需求调查、政策宣讲、银企对接等一系列服务,逐步构建了知识产权融资服务体系,专利权质押融资工作成效显著,在全省居于先进位次。
我市专利权质押融资工作开展以来,全市累计83家企业通过质押442项专利签订85笔贷款协议,实现质押融资贷款6.24亿元,已实现专利权质押融资县区全覆盖。在全省专利权质押融资工作中连年实现融资企业和融资额名列前茅。2018年,全省专利权质押融资共120家企业,融资14.7亿元。我市专利权质押融资企业19家,融资企业数量位居全省第一;融资额1.443亿元,位居全省第三。在2018年全省专利权质押融资座谈会上,我市作了典型发言。市知识产权局与邮储银行签订协议以来,已为12家企业办理19笔专利权质押贷款,放款5858万元。全市共发放专利权质押融资专项补助资金438.55万元,争取省质押融资贴息445万元,实现了政府资金四两拨千斤的百倍放大效应,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营造了良好的知识产权营商环境。截至7月底,今年我市10家企业已实现专利权质押贷款6904万元。
省电视台还采访了正在办理专利权质押融资贷款的宏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吴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