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位于龙山南麓、龙湖北岸,建筑风格典雅大气,校园环境优美宜人,学风优良,内涵丰富,是一所独具魅力的医学院校。自2011年筹建申报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帮助下,濮阳医专上上下下团结协作,艰苦奋斗历经6年,在濮北这块原本黄土满地、飞沙满天的685亩土地上劈波斩浪,终于迎来华丽转身。
2017年3月,省政府批准设立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5月10日,濮阳医专在教育部正式备案通过;9月,濮阳医专正式招录护理、药学、助产3个专业的大专生共计1000人。
2018年9月,濮阳医专招录大专新生1668人,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
2019年3月,濮阳医专获批口腔医学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健康管理、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等5个大专专业,学校开设的大专专业数量达到8个。5月26日,省教育厅批准该校2019年普通专科招生计划2800人。4月,该校单独招生已录取大专新生1494人,预计今年在校生人数将达到7500人左右。为集中力量办好大专教育,从2019年起,濮阳医专停止招录中专生,中专招生成为历史。
自2017年正式设立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濮阳医专的建设发展,市委书记宋殿宇、市长杨青玖、副市长孙永振等领导同志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多次指示批示学校发展事宜,反复强调办好濮阳医专对濮阳发展的重要意义,为实现学校快速转型升级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后盾。学校党委更是开拓创新、扬鞭快走、勇毅笃行,时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带领全体教职员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恪尽职守、主动作为、团结拼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规划、调规模、挖潜力、提内涵,保持了学校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基本建设全部完成
建筑亮丽橙黄大气
6年来,在资金紧、任务重、困难多的情况下,全体医专人集全力、想办法、找路子,筚路蓝缕、攻坚克难、砥砺前行,21座特色鲜明、橙黄大气的单体建筑拔地而起。获得“河南最美建筑”称号的濮阳医专校园已经成为濮阳教育领域乃至新区建设、城市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另外,经市长专题会、市教工委会议和市规划委员会、市委常委会等多次会议研究,已经确定在濮北建设一所现代化、高质量、多床位的三级甲等濮阳医专附属医院,医专附院项目已列入濮阳市2019年重点建设工程,招商引资、项目设计等前期工作正在有效推进中。
办学态势良好发展
招生规模持续扩大
近年来,在省教育厅及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濮阳医专加大计划申报与招生宣传力度,招生录取人数大幅度增加,尤其是大专招生人数呈井喷式增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今年以来,濮阳医专通过招才引智、外送培养等方式竭尽全力提升自身力量,领导班子更是多次奔赴省教育、卫生部门沟通协调自身发展事宜,专业建设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大专专业由3个(护理、助产、药学)增加到8个(护理、助产、药学、口腔医学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健康管理、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招生计划更是达到了2800人,单招录取同比增长近400%。
教学改革成效突出
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濮阳医专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引进外校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创新发展路径,对教学手段、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提升,先后组建了38个教学团队、19个教改督导团队,轮流负责教学秩序、进度等检查监控工作,全面督导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 “智慧教学4.0”“蓝墨云班课”等新概念教学方式和阵地已在该校普及推广,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此外,濮阳医专还启动了实验室亮点工程,高标准规划建设实验实训室,初步建成临床、护理、解剖实验室,尤其是建于学校2号实验楼面向全社会开放的人体生命科学馆颇受欢迎。馆内标本林列、生动形象,吸引了不少来访嘉宾和学生参观,成为濮阳市人体生命科学科普基地。近年来,濮阳医专在各级技能竞赛中成绩斐然,学校师生共获得国家级团体二等奖1项,省级团体一等奖5项,个人一等奖14个、二等奖8个。
为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濮阳医专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招聘了一批又一批青年教师,仅2018年便一次性招聘青年教师55人,今年4月份,更是引进及转评高级职称33人。为寻求借力发展,濮阳医专进一步加强与郑州大学医学院、新乡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等校合作,并和省农工党、九三学社等民主党派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寻求医专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的帮助和指导。
科研氛围日益浓厚
学术地位快速提升
科研工作不仅是学校发展的牵引力,更是高校重要的基本职能。濮阳医专高度重视科研、学术工作,在正式获批前,就按照高校学术研究需要,成立了学校科研处,并先行启动校刊创刊工作,《濮阳医学教育》已成功编发6期,内容质量不断提高;医专成立后,又先后成立了濮阳医专学术委员会和科学技术协会,积极组织学术科研活动。近年来,学校先后邀请台北医学大学、美国耶鲁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新乡医学院等高校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交流学术、举办讲座70余场次,全市医疗卫生健康单位纷纷前来参与互动。濮阳医专正快速成为名副其实的濮阳医学殿堂。
校园活动丰富多彩
使命责任信念突出
濮阳医专注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理念,将知识教育和文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核心文化贯穿教育主线,开展了一系列诸如五四“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文艺演出、“庆祝建国70周年 仓颉故里汉字行”汉字展走入濮阳医专巡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课展示、白衣天使杯书画摄影展、全校共读学校领导推荐书籍等多种文化活动,吸引了大批校内师生和校外群众参与参加。此外,濮阳医专将各类社会活动和公益事业作为学校实践育人的一部分,组建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爱心天使志愿服务队和濮阳医专志愿服务站,仅2018年,便引导师生积极参与无偿献血、义诊等医疗卫生公益事业活动190余人次。组织师生广泛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文明城市和文明校园创建等活动,教育引导师生在社会活动中增强实践能力、树立“大医”情怀。积极发挥医学教育资源优势,实施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围绕“一人从医,全家脱贫”的目标,面向全市建档立卡。制订了来校学习免住宿费和提供学习生活用品及进行就业培训等帮扶措施。为推进健康扶贫,启动开展了1000名人才定向免费培养计划,为缓解贫困地区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紧缺问题作了积极探索。
持续加强政治建设
全面推进从严治党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学校的发展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濮阳医专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政治引领学校发展。把讲政治贯彻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扎实做好“学习强国”平台的推广运用,党员注册率在95%以上,组建成立了校内思政工作宣讲团, 今年5月14日,校党委书记张运海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大学生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为题在该校明德楼报告厅进行了首场宣讲,带动校内思政学习热潮不断高涨,学校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的“四个意识”不断增强。6月11日,张运海宣讲传达了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强化了广大教职员工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6月18日,学校纪委书记王庆元以《传播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为题,为党员和学生代表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在全校再次掀起学习思政课的热潮,牢牢掌握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濮阳医专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和党委会议事规则等制度,不断强化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推行主体责任述责述廉,坚持党的建设和业务工作同安排、同推进。广大教职工生人心思进、人心思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风清、气正、心齐、劲足的干事创业氛围。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未来的濮阳医专,在校党委的带领下,将紧紧围绕国家、省、市教育大会以及卫生与健康大会的重要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教育现代化、健康中国等规划纲要,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大力提高教育教学、科研和行政后勤工作水平,充实提高综合素质,建设完善实验实训条件,稳步扩大招生办学规模,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一所以临床医学、护理、健康管理、康复等专业为特色,在区域内知名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努力打造豫鲁冀交界区域医学教育、科研医疗康复中心,力争在2023年实现“万人高校”的发展目标,“十四五”期间进入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序列,“十五五”期间,基本达到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办学标准。
砥砺风雨,西湖岸畔,高校殿堂矗立;继往开来,濮北新区,医专描绘新篇。濮阳医专秉承“尚德、弘医、精学、笃行”的校训,将进一步提振精神、昂扬斗志、锐意进取、奋力拼搏,以更多的努力,更大的付出,推进学校事业科学发展,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卫生技术人才,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美丽健康新濮阳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