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健康周刊

一次救助 三年铭记

本报记者 管淑颖 通讯员 李萌

说到服刑人员,很多人可能就会立马戴上有色眼镜去看他们。

市中医院每年都会接诊执行监外就医的服刑人员。在医护人员的眼中,到医院治疗的服刑人员和常人一样,都是需要关怀的患者。

近日,因经济案件入狱服刑的王某,在家属和警察的陪同下,将一面锦旗送到了市中医院ICU(重症监护室)主任苏秀平的手中,感谢科室全体医护人员对他的精心救治。“从出院后,我就一直想着有一天能亲手给这里的医护人员送上一面锦旗,表达我的感谢之情。”王某说。

事情追溯到3年前一天的深夜。在监狱服刑的王某因呼吸困难被狱警送往市中医院治疗。ICU值班医生葛丽英通过对王某查体,诊断王某是急性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病情严重。医护人员立即对王某进行了抢救。

抢救时,王某意识还算清醒。“当时,我还担心自己的身份会使医生对我产生不好的印象,从而影响对我的治疗。”王某回忆说,“没想到,医生们不但没有排斥我,还尽心尽力地为我治疗。”

第二天中午,王某突然意识模糊,心跳呼吸骤停。ICU副主任王丁超紧急为王某进行心肺复苏、电除颤、气管插管呼吸机治疗等。经过半个多小时的紧急抢救,医护人员终于把王某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王某病情稳定后,苏秀平召集科室医护人员对王某的病情进行讨论,最终制订出一套周密的治疗方案。

经历了这次抢救,王某看到原来有这么多人为了他的病情竭尽全力。医护人员不但没有因为他是服刑人员对他“另眼相待”,反而对他精心照护、关爱有加,这让王某重新鼓起了好好生活的勇气。“医护人员的行为让我很感动,当时我就发誓,要活下去,改过自新,对得起医护人员与死神的殊死搏斗。”王某说。

每一次,医护人员竭尽全力救治病人的背后,都是期待患者的生命重新绽放。“我们始终以患者为中心,对待患者一视同仁,永不放弃,急患者所急、思患者所思,努力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服务。”接收锦旗的苏秀平说。

2019-08-07 本报记者 管淑颖 通讯员 李萌 1 1 濮阳日报 c42977.html 1 一次救助 三年铭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