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没有政策扶持和大家帮助,就没有我的今天!”8月10日,手拿西安交通大学录取通知书,南乐县福堪镇李胥平村贫困学生李自帅感激地说。
近年来,南乐县高度重视教育扶贫,按照“精准资助、应助尽助”的原则,全方位为贫困学生落实各项政策,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实施助学圆梦工程,出台《南乐县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南乐县贫困户教育补助实施方案》,全力打好打赢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阻击战”,以教育扶贫“拔穷根”。
阳光普照每一名寒门学子
“上学不用交学费,每年还发4800元的生活补助,俺家俩孩子上学不用发愁了。”李自帅的爷爷李麦科喜上眉梢。
南乐县在全面落实国家、省教育扶贫政策的基础上,县财政每年拿出400余万元专项资助资金,对未享受上级资助的0至3岁未脱贫建档立卡家庭幼儿,每年发放1000元的生活补助费;对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非寄宿生,按小学生每年1000元、初中生每年125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助;对未脱贫建档立卡家庭大学新生,考上省内院校每人资助500元,考上省外院校每人资助1000元;对未脱贫家庭本专科大学生,每年发放2000元的生活资助。今年,该县有923名考生的高考分数超过一本线,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153人。
让学校成为乡村最美的风景
梁村乡是南乐县贫困乡之一。位于该乡北部的北八村希望小学,曾是“交通闭塞、基础设施差”的代名词。如今走进该校,一栋栋崭新的教学楼、师生宿舍楼映入眼帘,飘扬的五星红旗鲜艳夺目。“教育政策就是好,现在每个学校都变漂亮了,我们偏远村的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了。”吴家庄村贫困户关红恩高兴地说。北八村希望小学的变化,是该县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缩影。
“实现教育均衡,首要任务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推动优质教育资源逐步向农村特别是贫困村延伸,让学校成为乡村最美的风景。”南乐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表示。
近年来,南乐县累计投资6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86所,建设校舍面积20.9万平方米。一是推进城乡均衡发展。投资1300余万元,提升全县34所农村薄弱小学和教学点,实现仪器室、实验室、音体美教室等功能室一应俱全;新建、改扩建公办普惠性幼儿园21所,实现学前教育应需尽入、幼有所育;建设农村寄宿制初中11所、寄宿制小学6所、半寄宿制小学14所,提升了农村学校办学水平。二是扩大高中教育规模。投资3.4亿元,高标准规划建设占地460亩的县第一高中,目前在校学生7200人。三是提升乡镇中学运动场。投资1700万元,为乡村中小学建设标准化运动场和塑胶跑道,南乐县成为全省首个乡镇中学全部建设塑胶跑道的县。
“对学校建设的投入,我们从不吝啬,愿意投入千万元、上亿元。”南乐县委主要负责同表示。该县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把教育扶贫作为挖掉穷根、阻断贫困代际相传的治本之策,率先实施乡村教育振兴工程,全面落实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实现了农村办学条件大改善、教师队伍素质大提高、教学质量大提升,为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
(黄津丽 刘玉娜 郭延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