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罗徐村位于范县濮城镇东北部,辖3个自然村(徐庄村、罗胡同村、五里铺村),东邻濮东干渠,西邻杨楼河,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全村总面积1755亩,耕地面积730亩,有6个村民小组344户1372人,其中党员45人。
2018年村“两委”换届后,王新芳当选为五罗徐村党支部书记,新一届村“两委”带领全村群众团结奋斗、克难攻坚、开拓创新,切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五罗徐村各项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年初,五罗徐村被县委组织部评为“2018年度全县基层党建红旗村”。
强基固本,发挥基层堡垒作用
为进一步加强村党支部对全村各项事业的领导,五罗徐村党支部按照镇党委的统一部署,认真做好基层党建各项基础工作,切实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
一是加强党性教育。该村党支部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员主题活动日活动,严格坚持“三会一课”、党员积分管理制度,组织党员干部参加全镇党建视讯平台党课活动、赴西辛庄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等地参观学习,不断强化党员党性意识教育。王新芳等3名村“两委”主要成员,每周一次轮流为党员上党课。除老弱病残党员外,全村每次组织生活的到会人员均在30人以上。
二是加强党员管理。该村党支部注重把党员的教育管理融入经常性教育中,坚持以严格的标准要求党员干部。该村党支部下设4个党小组,各小组每月至少召开1次党小组会议,组织党员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组织党员参与村内重大事项的讨论研究,唤醒基层党员的主人翁意识,有力地推动村里各项工作开展。2018年,该村流转土地发展食用菌等产业项目,从立项到群众签字,再到大棚建设、进料生产,只用了短短几个月时间。同时,对长期在外务工的党员,村党支部坚持要求其定期回村参加组织生活。今年7月5日,该村党员陈明军从唐山、王经苗从北京、张杰从天津,专门回村参加组织生活。对因出嫁等因素确实不能正常参加组织生活的,村党支部动员并协调这些党员把党组织关系转走。
三是完善制度建设。该村党支部严格按照“阳光三权”要求,及时将党务、村务、财务在公开栏进行公开,提高决策透明度。凡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一律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进行,让群众充分参与到各项工作的决策和监督中来,增强了村“两委”在群众中的公信力。如2018年年底,该村开展低保扩面工作,很多群众得到消息后想提出申请,王新芳便请专人把申请人的名字全部抄写在红纸上,张贴在村内进行公示,不符合条件的村民找到王新芳要求把自己的名字去掉,说自己不符合政策要求怕别人嚼舌头。召开党员会议时,王新芳让各党小组党员逐一介绍本小组申请人情况;召开村民大会时,让村民代表进行无记名投票,最终确定了全村低保扩面名单并进行了公示。由于杜绝暗箱操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该村低保扩面等各项工作均得以顺利开展,并得到了广大村民的支持。该村党支部还严格执行签到制度,凡是没有履行正常请假手续无故不参加组织生活的一律扣分(每人每年12分),扣4分及以上的,由村党支部书记约谈,并给予警醒教育。
四是明确岗位职责。村“两委”班子成员合理分工,将党建、脱贫攻坚、环保安全、人居环境改善等各项工作责任明确到人。除接受镇党委、镇政府的考核外,还在年终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请党员和村民代表对村“两委”工作进行民主评议。
该村通过加强党性教育、完善制度建设等,实现了村“两委”成员亲密无间、团结一致,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明显增强,在群众中树立了较高的威信,受到了村民的广泛支持和拥护。
攻坚克难,引领村民增收致富
五罗徐村生态环境良好,但一直以来农作物主要以玉米、小麦为主,村民致富路子少。为积极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引领村民尽快实现增收致富,该村党支部按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镇党委的指导下,决定以特色产业为纽带,把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一是建设食用菌基地。濮城镇地处中原油田腹地,由于油井林立、油气管线纵横、企业众多等因素,农业用地较少、碎片化严重。为积极响应全县发展五大产业项目的号召,实现“寸土生寸金”,2018年9月,镇党委、镇政府组织党政考察团赴淅川、泌阳、盱眙等地考察小龙虾和食用菌产业项目,王新芳等一批新当选的村党支部书记随团参加考察。这次考察,让王新芳开了眼界、长了见识,坚定了发展产业项目、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信念。考察回来后,王新芳立即召开村“两委”会议,初步研究确定了发展食用菌产业。随即,村“两委”组织党员干部赴清丰县等地实地考察食用菌产业。通过多方考察,村“两委”决定采用“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在全镇较早注册成立了范县聚源农业生产经营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发动党员带头,顺利流转土地350亩。2018年10月,投资125万元、占地面积70亩的五罗徐村食用菌基地50座大棚建成。今年6月,利用9月份香菇进料生产之前的空档期,该村发展了草菇种植,已实现收益30余万元。9月份,该村食用菌基地将正式实现香菇进料生产,产业扶贫项目将继续蓬勃发展。
二是发展特色种植产业。王新芳通过医药公司渠道,邀请专家实地考察土地、气候,经村“两委”研究,决定投资100万元发展中药材种植基地,种植丹参280亩、白术50亩。医药公司负责提供种苗、技术、回收服务。
食用菌、中药材种植这两个产业项目,可带动15户贫困户每户每年增收2000元,五罗徐村集体经济每年可增加收入约5万元。产业发展风生水起,群众腰包渐鼓,五罗徐村党支部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党组织的凝聚力不断增强,形成了党建促产业、产业带民富的良好局面。
改善环境,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和推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不仅是党中央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也是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今的五罗徐村,村内街道干净整洁,村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妻贤子孝、邻里和睦……这一切崭新的变化,是五罗徐村党支部努力的结果,他们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下大力气改善村里人居环境、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一是清洁家园。村里近4千米道路的日常保洁工作,主要由3名村级保洁员、2名公益岗贫困户负责,该村每月还定期组织低保人员参加清洁活动。清洁后的垃圾装入全村40余个标准化垃圾桶,由康洁公司负责集中装运处理。每到党员主题活动日,该村党支部还按照镇党委的统一部署,动员全村党员开展义务劳动。党员义务劳动,增强了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拉近了干群关系,联系了群众、凝聚了人心,进一步提升了党员干部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二是移风易俗。该村积极组织“好婆婆”“好媳妇”评选、孝善敬老、广场舞、脱贫攻坚故事宣讲等活动。2018年,该村评选出杨秀真等5名“好婆婆”和孙露露等5名“好媳妇”;截至目前,今年,该村共筹集孝善敬老基金14.6万元;对红白喜事进行改革,通过村民自治推动文明新风尚的形成;建设占地面积800余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和1个戏台,成立1支30余人的舞蹈队。
三是建设新村。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群众越来越渴望有一个生活质量更高的人居环境。为顺应民心民意,响应全镇社区化建设号召,五罗徐村党支部决定启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该社区规划占地面积90亩,可容纳全村300余户村民,建设资金全部由村民自筹。截至目前,社区一期建设3栋楼,有2栋已经建成,有1栋已经完成主体封顶;二期拟建设2栋楼,目前正在进行地面清障,预计8月底开工建设;三期拟建设13栋楼(其中有4栋11层的电梯住宅)。社区建成投用后,还将配套建设幼儿园、超市、广场、绿地等,不仅可以让村民畅享美好新生活,还将腾出更多的土地用于经济建设。
党旗高扬领航发展。2018年以来,濮城镇党委始终把夯实党建基础摆在首位,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领头雁”,团结带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持续大抓基层、大抓支部建设,推动基层党建向纵深发展,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红色动力。五罗徐村等51个村党支部,像一面面飘扬在濮州大地的火红党旗,在脱贫攻坚、生态环保等主战场上充分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全镇人民阔步迈向决胜全面小康的新征程。
王义 王献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