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2019中国极限运动大会

选手做出各种高难动作。 本报记者 僧少琴 摄

立式水上摩托。本报记者 高崟人 摄

志愿者在各个赛场提供志愿服务。

安保人员在岗位执勤。

赛场下 他们的身影也美丽

8月18日,2019中国极限运动大会盛大开幕。开幕式上,精彩的表演为广大市民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2天来,各项极限运动赛事陆续开赛,各路高手竞技龙都,赛场上精彩纷呈。记者在各个赛场看到,为确保赛事有序进行,不少志愿者和安保人员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负责礼宾接待、医疗救护、秩序维持、方阵引导、物品发放和后勤保障等。赛场下的他们,身影也是那么美丽。

本报记者 僧少琴 摄影报道

激情与梦想同在

8月18日、19日,2019中国极限运动大会极限轮滑项目正式进行。赛场上,运动员跳跃、空翻、腾空,令人惊呼赞叹。但大家不知道的是,极限轮滑难度高而且危险,上百次的训练、无数次的跌倒,才可能做出一个漂亮的跳跃、旋转或者下地,随时可能摔断牙齿。

32岁的徐晓天是一名来自北京的选手,练习极限轮滑已整整10年。在8月18日的比赛中,因为一次不小心,他的右腿膝盖被摔伤,鲜血渗了出来。问他为啥不戴护膝,他说,护膝虽然能起到保护的作用,但影响动作和技巧的发挥,所以大家几乎不戴护膝、护腕等护具。为了自己的梦想,这群年轻人宁肯自己受伤,也不愿降高标准的追求。

因为极限轮滑的速度极快,运动员又要在高低不平的器材或弧面上做各种动作,平衡难以掌握。因而在赛场上,无论是成年运动员还是少儿运动员,经常会出现失误。但每一次跌倒后,他们都会在最短时间内爬起来,继续下一个动作。他们的顽强拼搏,赢得了场外观众一次又一次热烈的掌声。

19日,中原文化宫场地西侧,100余名参加轮滑儿童体验障碍赛的孩子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他们的年龄只有6岁左右,一个个穿戴全副装备,绕杆、钻洞、过桥面、跳跃障碍物,比赛起来一丝不苟。一名小男孩在过桥面时,连续3次都失败了,但他没有放弃,一次次爬了起来,旁边的志愿者也为他加油。第4次,他最终顺利通过了,观众为他热烈地鼓掌。现场解说员说:“或许,这就是极限运动的魅力,永不放弃,超越自己。”

本报记者 段利梅

滑板碗池:运动员激情展示 现场高潮迭起

8月19日,晴空万里,阳光依然火辣。2019中国极限运动大会第二天,滑板项目正在进行碗池的预赛和决赛。

记者在现场看到,参加比赛的运动员个个精神抖擞,比赛前认真热身,生怕哪个动作没有练习到位;比赛中全身心投入,紧紧抓住珍贵的45秒,尽情展现各自的精湛技艺,“360度转体”“脚尖翻”等动作博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滑板比赛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根据选手的道具动作、空中动作、个人风格、线路、道具利用率、动作成功率等打分。选手可以自由发挥,以创造力来运动,体现回归自然、挑战自我的运动理念。2016年8月,滑板项目正式被列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项目。2019年2月,巴黎奥组委主席提议,滑板运动进入2024年巴黎奥运会。参加此次滑板比赛的运动员在比赛中将积极积累比赛经验,备战2024年巴黎奥运会。

经过激烈角逐,参加碗池预赛的前十名运动员进入了决赛。决赛中,运动员的动作难度虽然有所增加,但动作技巧更加娴熟,表现更加出彩,脚踩小巧玲珑的滑板行动自如,将现场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

“我是第一次看滑板比赛,比赛太精彩了。”决赛结束后,离开观众席的观众张一涵告诉记者,“没想到在濮阳也能看到这么高水平的滑板比赛,真的很震撼!” 本报记者 王莹

2019-08-20 1 1 濮阳日报 c43798.html 1 2019中国极限运动大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