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世秀 通讯员 程正锋) 8月28日,2019中国(濮阳)石化产业技术发展大会在濮阳迎宾馆召开。记者从开幕式上获悉,濮阳县成功签约化工产业项目6个和战略合作协议3个。
开幕式上,濮阳县成功签约的6个项目分别为:内蒙古圣氏化学年产2000吨叔丁醇镁、500吨腺嘌呤及1000吨PMPA系列产品项目,江苏天龙年产1.2万吨双乙烯酮系列产品项目,北京千牛年产1.5万吨二甲基二硫醚、4万吨甲硫醇钠项目,江苏新安洲药业年产3000吨左氧氟沙星医药中间体项目,安徽中羰碳一公司年产1000吨电子化学品、1000吨模板剂和400吨含氟电子材料项目,山东天盛年产2万吨纤维素醚项目,签约总金额达37.12亿元。
3个战略合作协议分别为:濮阳市化工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与河南省化工学会战略合作协议、清濮智慧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智慧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合作意向、濮阳市化工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与河南省科学院高新技术研究中心战略合作协议。这将为濮阳县工业项目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技术支撑,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蓄力量。
据了解,濮阳县油气产量分别占中原油田油气总产量的70%和95%以上,布局有储量110亿立方米的文96、文23储气库,是中原地区最大的天然气储备基地。濮阳县建有两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和一个市级专业园区,形成了“两区一园”的产业发展格局。其中濮阳新型化工基地核心区规划面积19.5平方公里,与清华大学合作成立了化工产业研发平台,路网、排污、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完善。现有蔚林、绿能融创等规模以上企业20家。
近年来,濮阳县牢固树立“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的意识,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加快补齐短板、集聚资源要素的根本途径。县长孙庆伟表示,濮阳县将以更饱满的姿态、更务实的作风,在建设好、发展好、运营好已签约项目的同时,围绕发展优势产业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开展更加广泛的合作,着力强链、延链、补链,不断壮大产业集群,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