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医疗就医

中医理论大道至简

我们常把“儒释道”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实际上道文化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源。道文化是中华文明最早的哲学,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道文化的始祖是伏羲、皇帝,所以有“黄老道”之称。而儒家是在道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兴于周朝,注重人与人的关系。佛教起源于印度,昌盛于华夏,唐朝传于我国,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

中医与道文化同源同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实践和载体。中医简单来说就是人类生存生活的经验总结,中医理论大道至简,通过生活中的事例解释中医理论就很容易理解。

中医最基本的理论是阴阳五行,是中国最朴素的哲学思想。为了便于说明和理解,我们把中医比喻成一个家庭,成员由“父母”(阴阳)和“兄弟姐妹”( 五行)组成。

首先,中医之家的“父母”(阴阳)是一家的根本和基础,如果父母相处平和,其子女团结互爱,家庭必然和谐。对于人体来说阴阳平衡,五脏功能和谐,气血津液运行正常,身体就健康,就不会有疾病发生。反之,阴阳失衡,五脏功能不调,气血津液运行失常,就会出现疾病。儒家说,修身、齐家、治国。由小看大,道理相同,都强调基础稳定、关系和谐,只是阴阳五行代表的元素有别。

进一步分析,我们把阴阳(父母)看成构建人体的根本。那么,五行(兄弟姐妹)可以是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生理构成要素,也可以是寒、热、虚、实等病理表现形式。

人体健康最基础的条件是阴阳平衡,五脏功能协调,经络运行通畅,气、血、津液充盈。外在表现是吃得香,睡得稳,二便通畅,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心情舒畅。对于家庭来说,父母和谐,兄弟团结,街坊邻里评价高,事事一顺百顺。

人生病就像家庭出现了矛盾。首先是人的阴阳失去平衡,对于家庭来说就是父母关系不和;再就是五行关系失和,对于家庭来说就是兄弟姐妹有矛盾,这样的家庭做什么都事事不顺。这时阴阳失衡、五行失和的外在表现为疾病的寒热虚实,阴阳作为基础相对简单,五行作为派生关系则相对复杂。因此,疾病表现的症状除单纯的寒、热、虚、实外,还有虚实挟杂,寒热错杂,真寒假热、真热假寒、真实假虚、真虚假实等复杂情况。同时疾病发生的部位还有不同,有的在脏,有的在腑,有的在经络,有的在气血,也有脏腑同病、气血同病。这就像家庭以不和睦到矛盾突出,由父母吵架到子女不团结,甚至出现相互矛盾、多角矛盾,这样家庭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同样,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来认识中医,比如中医有“天人合一”“ 形神合一”的说法,是对人体健康的表述。“天人合一”首先是说人按照自然界的变化规律生活作息是健康的基础;二是健康表现则是人能够很好地适应自然界春夏秋冬和昼夜星辰的变化,夏天耐热,冬天耐寒,季节变化很少生病,夜晚能睡好,白天有精神。而“形神合一”首先是说怡养心神和形体锻炼同步,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均等是健康的保证;二是健康表现则是思维和行动协调一致,简单的说就是想吃能吃、想说能说、想动能动、想睡能睡。

现代人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很少,总认为中医理论深奥玄妙,如果我们去学习一些传统文化,更能感悟中医理论的大道至简的魅力。刘同坤

2019-09-11 1 1 濮阳日报 c45488.html 1 中医理论大道至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