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濮阳发展成就巡礼——濮阳县

经济发展高质量 转型升级擘蓝图

化工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厂区图。

德力西生产车间。

河南绿能融创燃气有限公司全景图。

汇元药业生产车间。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濮阳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发展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实现了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历史性跨越,工业制造加快向高质量发展迈进。近年来,濮阳县以“两区一园”为载体,以产业转型升级为抓手,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强力招商引资,电子电气、新型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农副产品加工五大主导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质量效益不断提升。

工业总量不断扩张 主导产业发展迅猛

建国初期,濮阳县工业基础薄弱,近现代工业几乎空白,1949年建成建材、食品、缝纫、纺织、造纸等6家工业企业,工业年产值达83万元。经过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濮阳县工业生产从无到有,由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工业体系逐步完善,工业技术持续提高。濮阳县产业结构由1949年的81.8∶1∶17.2和1978年的71.1∶17.8∶11.1调整至2018年的10.3∶51.5∶38.2,工业比重提升50.5个百分点,电子电气、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54.3%,工业竞争力飞跃式提升。

2018年年底,濮阳县规模以上主导产业企业数量127家,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204家的62.3%。规模以上主导产业企业完成增加值61.41亿元,增长13.2%,比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平均增速高5.4个百分点,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85.23亿元的72.1%。规模以上主导产业企业完成税收25492万元,增长14.6%,占全部工业企业税收43713万元的58.3%。规模以上主导产业企业纳税超10万的73家,占全县纳税超10万企业总数114家的62.3%。其中,纳税亿元以上企业1家,1000万元以上至1亿元的企业2家,100万元以上至1000万元的企业22家,10万元以上至100万元的企业48家。

产业体系逐步完善 企业实力显著增强

电子电气产业。2018年濮阳县共有该产业相关企业29家,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14.22%。全县规模以上电子电气产业完成增加值18.36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的21.54%,增长11.47%。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完成产值17.63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的20.69%,增长9.97%。电子电气产业纳税超10万元的企业有27家,占纳税超10万元企业总数的36.99%;共纳税3644.04万元,占全县工业企业税收的8.3%。

该产业主要集中在县产业集聚区和市化工产业集聚区的文留园区,形成了圣诞灯、节能灯到LED屏、LED灯制造等,较为完整的电光源产业链条,培育了家雄灯饰等光源企业和以德力西电气等为代表的高科技型光电企业。2018年,德力西智能电器投产、中建材光电等项目的顺利建设,巨峰新能源热风机技改项目的实施,使濮阳县初步形成了错位发展、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电子电气产业发展新格局。

新型化工产业 。2018年濮阳县共有该产业相关企业25家,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12.25%。全县规模以上化工产业完成增加值10.25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的12%,增长10.5%。新型化工产业纳税超10万元的企业有21家,占纳税超10万元企业总数的28.8%;共纳税6235万元,占全县工业企业税收的14.9%。

该产业主要集中在市化工产业集聚区。2018年,蔚林化工、三丰环保、天源生物等专业化精细化工企业快速发展,规模不断壮大;朗润化工橡胶助剂产业园、浩森生物质呋喃产业园等项目加快建设,初步形成了以蔚林化工为龙头的新型化工产业集群;依托安吉利还原基础油、三丰能源废矿物油还原基础油等化工循环项目,不断丰富产品线,化工产业链不断得到延伸;市化工产业集聚区公共服务研发平台开工建设,科研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新材料产业。2018年濮阳县共有该产业相关企业20家,主要包括耐火新材料、医用新材料和建筑新材料,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9.8%。全县规模以上新材料产业完成增加值15.6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的18.3%,增长15.1%。新材料产业纳税超10万元的企业有14家,占纳税超10万元企业总数的19.18%;共纳税12801.95万元,占全县工业企业税收的29.29%。

该产业主要集中在县产业集聚区、城关镇、柳屯镇等区域。耐火新材料产业以濮耐公司为龙头,2018年该公司税收增长23.96%。医用新材料产业以林氏化学为龙头,2018年税收增长223.2%。中建材赛特建筑新材料项目建成,垚达鑫新型建材、天工建材等龙头企业建成投产,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聚,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比较优势和发展后劲。

新能源产业。2018年濮阳县共有该产业相关企业9家,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4.4%。全县规模以上新能源产业完成增加值3.1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的3.6%,增长9.1%。新能源产业纳税超10万元的企业有7家,占纳税超10万元企业总数的9.58%;共纳税1825.46万元,占全县工业企业税收的4.37%。

该产业主要包括光伏、风电、生物质能、天然气加工产业。2018年,新源生物质发电、华能濮阳县500兆瓦风电场项目加快建设;84座村级小型光伏电站建成投用,装机容量24.6兆瓦,累计发电35757千瓦。

农副产品加工产业。2018年濮阳县共有该产业相关企业44家,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21.57%。全县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业完成增加值14.1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的16.54%,增长10.71%。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增加值10.03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的11.77%,增长10.21%。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纳税超10万元的企业有4家,占纳税超10万元企业总数的5.48%;共纳税985.6万元,占全县工业企业税收的2.25%。

该产业主要集中在庆祖食品专业园区、八公桥、徐镇。2018年,深加工企业利润增加,凯利莱食品纳税85.56万元,增长49.84%;七禾香实业纳税16.03万元,增长89.27%。

载体集聚产业实体 规模发展更趋优化

濮阳县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13.5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电子电气、新材料,累计入驻企业38家。2018年,县产业集聚区聚焦产业转型,围绕高附加值产业“再创业”,新投产德力西智能电器等3个项目,新开工中建材光热光电玻璃等7个项目;实施“退城入园”工程,家雄灯饰等3个项目顺利建设;世界500强中建材集团投资的玻璃深加工项目、碲化镉太阳能电池项目、药用玻璃生产总部项目已经在郑州签约;国内500强德力西集团同法国施耐德联合投资的智能电气产业基地项目、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投资的陆上风力发电电机项目已经达成意向。濮阳光电产业技术研究院研究成功窄线宽激光器测试仪等成熟技术10项,技术成果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为产业集聚区光电产业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新建成7条道路21公里,10kv双回路电力输变电工程建成投用,天然气管网等基本铺设到位,达到了道路、供水、供电、供气、供暖、排污、通信等“七通一平”。

2018年濮阳县产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完成28亿元,增长37.9%;增加值完成5亿元,增长30.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1亿元;从业人员14781人;税收收入1.6亿元,增长9%。

濮阳市化工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19.5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精细化工、石油化工、新能源,累计入驻企业18家。2018年是化工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的“元年”,合众包装材料、三丰环保公司还原基础油、蔚林股份M、DM等3个项目建成投产,朗润新材料有限公司橡胶助剂循环经济等5个项目开工建设,山东水发集团生物质发电项目加快推进,山东天泰集团亚硫酸铵盐等5个项目签约。总长13.5公里的8条道路、园区污水管网、公共管廊和45万平方米的文留、户部寨园区村庄搬迁安置区,以及1.27万平方米的集聚区研发中心顺利建设。

2018年濮阳市化工产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完成14.5亿元,增长8.89%;增加值完成2.99亿元,增长6.6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7亿元,增长39.8%;从业人员1515人;税收收入0.5亿元,增长15.7%。

濮阳县庆祖食品专业园区是市级专业园区,规划面积4.3平方公里,主导产业农副产品加工,累计入驻企业20家。2018年,庆祖食品专业园区持续壮大发展,汇源肉羊屠宰、国宏食品(辣椒深加工)、三泰食品等亿元以上项目投产,全球易物流园项目建成运营,濮阳一黍芳酒业、众享福华、河南财茂、伊龙轩正、河南尼斯园、中容食品等6家企业开工建设,龙冠食品园已入驻企业10家,其中5家已建成投产。新签约河南广德农业黑色健康食品加工、北京同宇农业火锅调味料加工、河南省野玫香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猪屠宰等项目9个,签约金额23亿元。

2018年濮阳县庆祖食品专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31.15亿元,增长18.9%;增加值完成13.2亿元,增长16.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亿元,增长16.9%;出口创汇680万元。

70年砥砺奋进,濮阳县工业经济实现了飞跃式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未来,濮阳县将继续坚持新发展理念,不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濮阳县记者站 濮阳县发改委 供稿)

2019-09-12 1 1 濮阳日报 c45739.html 1 经济发展高质量 转型升级擘蓝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