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濮阳发展成就巡礼——濮阳县

精准施策 强化攻坚 生态文明建设如火如荼

金堤河畔盛开的鲜花。

美丽的金堤河畔。

金堤河国家湿地公园。

鲜花盛开的街道。

金堤河国家湿地公园里美丽的白鹭。

天蓝、地绿、水净——生态优美的环境,是每个人的愿望,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濮阳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道路,全面深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着力解决环境突出问题,绿色发展理念明显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好转。

高度重视:明确环保工作为“书记工程”, 成立“决策机构”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

濮阳县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强化制度建设,狠抓责任落实,明确生态环保工作为“书记工程”,并开创性地成立了县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统一领导、组织、协调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县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实行周例会制度,研究制订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政策措施,协调解决全县突出环境问题。

健全机制:层层落实责任,强化执纪问责,多部门通力协作建立大环保格局

濮阳县成立环境污染防治攻坚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全面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污染防治攻坚的领导。成立环保督查局,全方位督查环境污染突出问题,及时交办属地和相关责任部门。

印发《关于进一步明确县级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职责的通知》,明确了县级领导干部对分包乡镇、分管部门、分管行业和分包重点项目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负领导责任。建立了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

出台《濮阳县环境网格化监管方案》,完善“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环境监管网格,建立“定责、履职、问责”的县乡村三级责任体系。全面推行大气污染防治网格长、监督员、网格员、管理员现场管理制度;积极推行“河长制”,构建起深入基层、责任到人的环境污染防治网格化监管体系。同时,还建立日督察、周通报、月点评、季考核的工作制度,清单管理制度,生态扣款制度,联防联控机制等。

印发《濮阳县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建立县乡村三级河长体系。坚持以确保水质达标、治理黑臭水体、保障饮用水安全作为攻坚重点,以部门协同、区域联动为手段,协调推进水污染防治、水资源管理和水生态保护,持续推进全县水污染攻坚工作。

层层传导压力,级级落实责任。进一步明确了各级党委、政府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各部门“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业务必须管环保、管生产经营必须管环保”的“三管三必须”要求。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大生态环保工作大格局。

捍卫蓝天:突出问题导向,剑指大气污染防治

濮阳县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三治标三治本”措施,切实抓好控尘、控煤、控车、控油、控排、控烧‘六控’措施落实。成立了县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下设10个大气污染防治集中整治领导小组,分行业系统全面推进污染防治工作。坚持县级领导分包乡镇、分管行业、分管部门、分包重点项目环保责任制。将城区划分成15个网格区域,30位县级领导任县级网格长;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网格联络人,实现管控责任细化。建立日通报、日分析研判机制,查找问题,精准施策,科学调度。

将每周五确定为全县“环保日”,县直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带队分包区域开展环保集中志愿活动。每周五集中开展城市道路、居民小区清洁行动;强化移动源污染管控,将城区高污染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大型货车绕城分流工作纳入常态化管理,并在环城主要干道设立7处限高限行卡点。县公安、交通、公路等部门24小时开展联合执法,引导过境货运车辆绕行分流;抓好扬尘污染管控,全县82家建筑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工地全部安装在线监测监控设施,298辆渣土运输车辆全部安装GPS系统;规范餐饮油烟治理,建立了城区餐饮单位服务清单和动态管理数据库,对城区餐饮油烟实行了常态化监督检查,检测油烟排放达标率超过98%;深化企业污染治理,有序推进非电、锅炉、工业炉窑、砖瓦窑、无组织排放和挥发性有机物等工业企业的治理;持续开展成品油流通监管集中整治行动,不断规范成品油流通市场监管。

呵护碧水:实施四水同治,深入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濮阳县紧紧围绕“坚守水质指数(WQI),实施四水同治,深入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思路,强化四项重点工作,强力开展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强化水源地保护。西水坡地表水饮用水源地和李子园地下井群地下水备用饮用水源两个水源地于2007年划分了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以及准保护区。为确保西水坡水质安全,开展保护区内居民“清零”行动,并清除了辖区内所有生产企业、农业养殖场等。建立健全了水源地保护长效机制。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明确属地管理主要负责人,确定专兼职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人员,成立各级环境网格化监管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开展环保工作,每周开展两次饮用水源巡查。

根除城市黑臭水体。不惜财力、物力,坚决根除城市黑臭水体,总投资8.6亿元打造四条水系,通过对古城河、马颊河、政通河、御龙河、清河5条河道进行河道连通、截污治污、清淤治淤、生态修复、景观提升等内容的水环境综合治理,实现“通、透、绿、亮”的河道治理景观,打造濮阳县特色滨水景观带。

系统修复水生态。投资约1.07亿元实施南城水生态(景观绿化)工程,改善河流生态流量,全面推进水土保持工作。

强化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大农村污水治理力度,深入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和整治行动,实施农村污水综合整治。

强化执法:建立环保案件司法联动机制,大力宣传动员全民参与攻坚

环保局、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定期召开司法联动会议,研判环境违法案件,探索案件移送和公益诉讼相关问题,畅通诉讼渠道,实现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的无缝衔接。通过不断加大生态环境执法、问责力度,该县集中处罚一批、关停一批、移送行政拘留一批、移送司法刑事打击一批环境违法犯罪企事业单位及相关责任人,解决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新闻媒体多次曝光和各级领导密切关注的突出环境问题,有力震慑违法犯罪,有效推动了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开展。同时,还强化宣传,通过多媒体、全方位的环保法律法规宣传,将环境保护的理念植入千家万户,动员引导社会各界投身到污染防治攻坚战中。

成效显著:全县环境质量大幅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如火如荼

空气综合质量持续向好,全县的生态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力实施城镇绿化、农田林网、生态廊道、生态公园等生态工程建设,相继建成了张挥千亩森林公园、黄河湿地生态园、海通文信荷花园等富有生态景观的旅游景区和景点,生态旅游业发展如火如荼,并成功晋级为省级园林县城。

目前,全县共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2个、省级生态乡镇18个、省级生态村30个,市级生态村130个,有效改善了农村环境质量。桃园村、后郑寨村、西辛庄村等富有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让更多外出的濮阳人留住了乡愁。

(濮阳县记者站 濮阳县环保局供稿)

2019-09-12 1 1 濮阳日报 c45764.html 1 精准施策 强化攻坚 生态文明建设如火如荼 /enpproperty-->